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教育技术的创新运用对于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具有重要意义。10月25日,由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微格教学专业委员会主办,济南市市中区教育和体育局和济南市胜利教育集团联合承办的第二届“教师教育技术创新应用发展论坛”山东小学分论坛在济南市胜利大街小学举行。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微格教学专业委员会会长孟宪凯,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微格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李涛,北京师范大学科技集团教科院执行院长张景祥,北京教育学院教授李秋红,北京京师教育培训中心首席课程专家梁锡卿,山东师范大学教授孙忠军,山东省电教馆资源部主任刘彩霞,市中区教体局党组书记、局长宫春,市中区教育教学研究中心主任明亮,市中区教育事业发展中心副主任孙晓辉及区教体局相关科室负责人等领导嘉宾参加活动。
论坛聚焦“数字化转型下的教与学 : 创新、实践与未来 ”主题,通过专家主旨报告引领、优秀课例展示、分论坛分享等内容,搭建了一个思维碰撞、交流合作的平台,让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能在这里找到灵感、获得启发,共同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专家主旨报告由济南市胜利大街小学党总支书记臧晓霞主持。多位业界专家和校长、教师围绕“数字化转型下的教与学”这一主题展开深入研讨,分享了经验做法。

北京教育学院信息与远程教育学院原院长、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微格教学专业委员会会长 孟宪凯
北京教育学院信息与远程教育学院原院长、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微格教学专业委员会孟宪凯从4个方面论证了人工智能对教育发展的重要性。他强调,过去,教师是教学的主力军。在人工智能的大数据环境下,一线教师是人工智能发展的核心,要把学生的日常参数输入到大数据中,丰富填充人工智能的发展。

济南市市中区教体局党组书记、局长 宫春
济南市市中区教体局党组书记、局长宫春介绍了数字转型化背景下,市中教育的实践与探索,她表示,围绕数字化转型与科技赋能,市中区着力建设全市唯一的央馆人工智能课程规模化应用试点区,投资2.65亿元实施“科技赋能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在全区建设具有“人工智能加成”的智慧校园,全面提升教师数字素养,助力学生更有深度、更具效率的数字化学习。

济南市胜利大街小学校长 胜利教育集团理事长 王念强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微格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北京教育学院教师教育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李涛
北京教育学院教师教育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微格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李涛以《生成式AI在教师教学难点解决中的应用策略”》为题,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生成式AI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前景,提出破解“核心问题和问题链的有效构建”“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及评价设计”等难题的策略和方法,激发了大家对于如何利用AI技术来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深入思考。

北京京师教育培训中心首席课程专家 梁锡卿

北京师范大学科技集团教科院执行院长 张景祥








展示课之后,在专家的指引下开设了4个分论坛,来自贵州、四川和内蒙古等地的19名获奖教师针对数字技术开发的案例展示和基于数字赋能教育教学的理论思考,进行了交流分享。专家与教师积极互动,带来了全新的视角和学习体验,对老师们的专业理念更新、专业知识扩增、专业能力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







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深入发展,教育领域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本次论坛汇聚了市中区名校长工作室成员以及市中区教育系统第三期中青年干部教师领导素养研修班学员,还有来自四川、贵州、内蒙、山东等地的教育同仁。
我们相信,通过不断的探索与实践,教育数字化转型将为培养适应新时代需要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提供坚实的基础。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同迎接教育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挑战与机遇,为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教育体系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