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制造业正加快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不少企业生产一线发生变化,对技能岗位提出新要求。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加快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一流产业技术工人队伍”。
如何培育更多新型技能人才?为了更好匹配人才供需,产教融合如何加强?近日,记者采访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有关负责人、多家技工院校和制造业企业。
企业招工:智能制造等岗位需求大
山东济南中国重汽一处变速箱智能工厂里,智能物流小车来回穿梭,机械悬臂将300多千克重的变速箱吊起,按照“智慧大脑”指令运送至不同工位。装配线上,李家龙熟练操作推块预装机、压装机等设备。
李家龙是山东技师学院新能源汽车制造与装配专业毕业生,已能独立顶岗作业。“生产线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这要求我们的工人不仅熟悉变速箱拆装,还要会操作智能设备。”工厂人力资源负责人周丹介绍,面对数字化转型,普通工人要花较长时间适应,但李家龙在学校就接触过智能设备,上手更快。
山东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有关负责人分析,当前创新型、复合型高技能人才需求量大。根据山东省去年四季度的抽样调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高端装备、电子信息、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均存在技能人才缺口。
在北一大隈(北京)机床有限公司,智能制造人才同样“吃香”。柔性智能产线上,卧式加工中心高速运转,立体货架吞吐不息,堆垛机往返其间,自动取送零部件。操作台前,加工中心操作工孙海恩紧盯屏幕,不时跟着师傅处理故障报警。
孙海恩是来自北京市工贸技师学院智能制造系的实习生。“学校教的可编程控制器(PLC)、立体仓库调度等知识在工厂派上了用场。”他说。
北一大隈副总经理李金勇介绍,智能产线要满足多品种、高品质等生产要求,一线技工急需加强学习工业互联网、生产管理系统等方面知识,“企业将扩建智能工厂,招收更多智能制造人才,我们准备和学校合作设立定向班,更好满足用工需求。”
“精密机械维修行业也需要新型技能人才。”华为机器有限公司二车间工段长李龙说。在该车间,来自广州市轻工技师学院智能制造技术应用专业的侯宇航干得得心应手:“我学习的智能机械臂操作以及编程等课程,为工作打下了扎实基础。”
智联招聘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技能型工人招聘需求呈上涨趋势,数控操作员招聘职位数比2019年同期增长482%。
“传统产业加速转型,新兴产业、未来产业蓬勃发展,新型技能人才就业前景看好。”深圳市人工智能产业协会执行会长范丛明说。
技校育人:专业设置紧随产业而变
前不久,北京市工贸技师学院实训室内,一堂PLC编程课正在进行。“PLC是智能产线的重要设备,假如我们身处产线,如何将触摸屏、电脑、PLC等连接起来?”智能制造系教师李春光抛出问题,边演示边讲解。讲台下,学生马仁浩和同学们边听边做笔记。
第二天实训课上,马仁浩在李春光指导下拿起示教器,通过不同指令程序,控制工业机器人抓取加工件。遇到机器人“不听使唤”,李春光就带着学生逐一分析原因。他介绍,学生实训课占60%,只有在仿真条件下反复训练,理论和实践才能融为一体。
近年来,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专业设置紧随产业而变。
智能制造系是北京市工贸技师学院2019年新成立的院系。“我们深入10多家企业现场调研,找准需求后才做出决定。”学院党委书记聂晓溪介绍,智能制造是一门多学科跨界交叉的专业,为完善教学方案,学校从参加技能竞赛入手,再结合企业实际,摸索出数控加工、电气自动化、计算机网络等课程,让学生既懂加工图纸,又懂网络信息。此外,学院还新设立了机器人、增材制造等专业,不少学生已上岗实习。
成立新专业,师资力量、教学质量如何保障?
山东技师学院教务处处长姚建岭说,该校深入实施工学一体化课程改革,要求老师将工厂生产任务转化为课堂教学任务,将理论知识融入学生实践,“老师以前以理论授课为主,改革后则要入企锻炼,每人每年顶岗锻炼不少于120个学时,既提升专业技能,又了解市场变化。”该学院已有13个专业完成工学一体化课程改革。
适时调整新专业,就业市场反响如何?
山东技师学院2021年成立新能源汽车制造与装配专业。该校智能制造学院副院长苏子民介绍,学院每年毕业生达上千人,来学院招工的不乏汽车、机械、航天领域知名企业。
广州市轻工技师学院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等新专业也受到欢迎。“从就业情况看,从新专业毕业的学生待遇更高、稳定性更好。”学院党委书记成振洋介绍。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将突出就业导向,指导技工院校紧跟新职业变化需求开设专业。今年将向有关部门、行业协会以及地方、学校、企业征求专业增补意见,聚焦数字经济、先进制造业等领域,面向新产业、新技术、新职业建设一批前沿专业。
产教融合:推动供需精准对接、优势互补
山东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有关负责人认为,加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明确招工用工的长期规划,进行针对性人才培养,能有效缓解技能人才供需矛盾。
如何加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山东推进技工院校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融通合一、专业学习和工作实践学做合一、能力培养和工作岗位对接合一。山东有37所和51所院校分别承担全国技工院校工学一体化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建设任务,包括制定工学一体化课程标准、开发教学资源、建设教学场地等。
广东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厅长杜敏琪介绍,广东技工院校73%的专业与企业、行业有合作关系,平均每个专业与7个企业或行业合作,开展“订单式”“冠名班”“校企双制”办学。“我们探索共管模式,龙头企业出岗位、出标准、出师傅,院校出学生、出教师、出教学资源,政府出政策、出资金、出管理,推动产教供需精准对接、优势互补。”杜敏琪说。
广东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已遴选培育首批63条产教评技能生态链,覆盖13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吸引华为、比亚迪、TCL等制造业链主企业和3000多家生态链企业,以及400多家高校、职业院校、技工院校共同参与,建立从招生、培训到就业、提升为一体的技能人才供应链。接下来,广东还将实施制造业当家技能人才支撑工程,加快壮大技能人才队伍。
“我们将出台技工教育高质量特色发展支持政策,对接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点领域技能人才需求,建设一批前沿专业,促进技能人才素质、规模、结构与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山东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有关负责人说。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各地已普遍成立政府牵头的校企合作领导机构,积极探索组建区域性、行业性等多类型技工教育联盟,计划在“十四五”期间打造100个左右技工教育联盟(集团),已公布两批共67个建设单位名单。“我们将指导各地技工院校紧密对接生产服务一线,高质量开展职业培训,让参加培训者有收获,学以致用。”
(本报记者 邱超奕 王沛 洪秋婷)
新学期如约而至,为增强青少年的法治观念、预防青少年犯罪和杜绝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提高青少年的法治意识、安全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市中区关工委宣讲团走进市中区职业中专普法教育活动,用法治第一课“点亮”校园开学季。
2025-09-02 来源: 人民日报
为做好2025年秋季开学工作,凝聚学校发展共识,科学谋划新学期重点工作,8月28日下午,枣庄市市中区职业中专召开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班主任工作会议。
2025-09-01 来源: 人民日报
8月26日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发布《关于公布第二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名单的通知》(教师司函[2025]19号)文件
2025-09-01 来源: 人民日报
8月28日,在2025年烟台市普通高中教育教学工作会议上,烟台四中荣膺“烟台市普通高中教育教学工作表现突出学校”
2025-09-01 来源: 人民日报
7月25日是第五个世界防溺水日,为践行藏蓝青春的社会责任,进一步增强青少年安全防护意识,山东政法学院警官学院藏蓝之星实践服务队在滕州开展了一场以防溺水为主题的实践活动。
2025-09-01 来源: 人民日报
8月25日—29日,2025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决赛争夺赛(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赛道中职组)在江西工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隆重举行。
2025-08-30 来源: 人民日报
2025年8月28日,青岛电子学校作为全国唯一的中职学校受邀参加上合组织国家科教与经贸融合论坛,崔西展校长主持高教与职教赋能上合经贸合作分论坛并做专家报告。
2025-08-29 来源: 人民日报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推动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能力提升,以高质量辅导员队伍建设为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提供有力支撑,8月20日—24日,滨州职业学院举办2025年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训练营。
2025-08-28 来源: 人民日报
为增强领导干部凝聚力,进一步促进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2025年8月25日,章丘区东山小学召开了以“涵育成长力 润心向未来——办一所群众满意的优质学校”为主题的新学年全体干部会议
2025-08-28 来源: 人民日报
为帮助新任教师快速熟悉教学流程、规范教学行为,8月27日下午,教务处在103教室组织开展新任教师教学常规专题培训,全体今年新任教师参与此次培训 培训围绕教学核心环节展开,重点讲解两大内容
2025-08-28 来源: 人民日报
为推进学科传承创新发展,近期,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举行中医、康复专业青年教师拜师仪式。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谭成森出席仪式并致辞。
2025-08-28 来源: 人民日报
8月27日,市教育和体育局召开教体系统2025年秋季开学工作会议。市教育和体育局领导班子成员,局机关各科室、各事业单位负责人,全市各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参加了会议。
2025-08-28 来源: 人民日报
近日,山东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王雷教授团队研制的高海拔高寒地区氢氧热电四联供系统在西藏自治区那曲市成功试运行。
2025-08-25 来源: 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