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康之所向 大有可为”康复大学新型研究型大学建设论坛隆重举行。海内外嘉宾齐聚一堂,共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思路,共谋新型研究型大学办学模式,共赢教育强国建设新未来。副省长邓云锋同志主持论坛。省委副书记、省长周乃翔,康复国际主席张海迪,中国残联主席程凯,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曾赞荣,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大学校长李术才出席并致辞。中国工程院院士、康复大学(筹)领导小组副组长董尔丹代表学校发言。中国残联副主席、副理事长李东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韩宇,青岛市委副书记、市长赵豪志,青岛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鲁明,中国科学院院士、崂山实验室主任吴立新,中国工程院院士、青岛眼科医院院长谢立信,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副主任邬国强和国家卫生健康委科教司副司长陈昕煜等同志出席会议。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的有关领导;来自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同济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等75所国内外高校的领导及专家代表;省直有关部门领导,青岛市领导、学校领导,附属医院及在校师生参加论坛。
周乃翔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康复大学正式设立表示祝贺,向为康复大学建设付出辛劳的所有参与者、建设者、推动者表示感谢。他说,康复大学因时代之需而生、为人民健康而立,办好康复大学是推动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和文明不断发展的内在要求,必将对满足人民健康需求、增进残疾人福祉、推动高质量发展发挥重要支撑作用。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和总书记关于教育、卫生健康的重要论述,聚焦服务康复事业高质量发展,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合,集聚一流师资、建设一流学科、培育一流人才、创造一流成果,努力把康复大学办成国际化、特色化、高水平的一流新型研究型大学,为教育强国、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张海迪向康复大学正式设立表示祝贺。她说,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发展,对康复大学建设格外重视。康复大学的建设体现了高尚的人文关怀、推进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心和为人民健康带来福祉的愿望。相信康复大学一定会培养出优秀的人才,为中国和世界康复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人类社会幸福美好生活作出应有的贡献。希望康复大学始终坚持高起点、高水平、国际化办学理念,加快建设一流大学。祝愿康复大学茁壮成长、硕果累累。
程凯代表中国残联向康复大学正式设立表示祝贺。他说,康复大学建设承载着党和国家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要求,饱含着人民群众健康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希望康复大学坚持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方向,加强康复科学研究,探索高水平康复人才培养模式,产出一流成果,为残疾人等康复需求者过上更加美好幸福生活创造条件,为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推动教育强国和健康中国建设作出积极贡献。中国残联将支持配合办好康复大学,持续向国际社会推介,推动康复大学早日成为全球康复专业人才培养高地和康复技术与产业创新重地。
曾赞荣代表青岛市委、市政府向康复大学正式设立表示祝贺。他说,作为大学驻地,近年来青岛市始终把建设康复大学作为服务“健康中国”战略的光荣使命,在校园建设、附属医院配置、人才引进、学校运行等方面给予全方位支持保障。下一步,我们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康复大学建设发展,推动学校与城市深度融合,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和康养产业发展,共同谱写校地合作新篇章。
李术才代表合作高校对康复大学正式设立致以热烈祝贺。康复大学聚焦服务健康中国战略,在康复领域基础性、前沿科学技术研究方面成效初显。双方签署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在诸多领域推进深入合作。山东大学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一如既往地全力支持康复大学建设发展,集聚众智、汇聚众力,精心打造校际融合共赢典范,携手推动我国康复高等教育发展。
董尔丹代表学校对莅会嘉宾表示欢迎,对关心支持康复大学发展的各界人士、各界领导表示感谢。筹建五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康复大学的建设,在筹建各方的大力支持下,学校秉持高起点高水平国际化的办学思路,为国家育英才、为人民谋健康、为社会倡文明、为科学创新知,康复大学从零到一、从无到有,成为现实。今后学校将锚定新型研究型大学的办学定位,以人才培养为立校之基,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兴校之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高水平科研为核心实力,以条件保障为关键支撑,矢志不渝地践行办学理念之新、学科布局之新、人才培养之新、科技创新之新,为新型研究型大学建设提供康大力量、康大方案、康大模式、康大智慧,作出康大贡献。
在新型研究型大学建设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薛其坤教授以《新型研究型大学的改革和发展》为题,中国科学院院士吴立新教授以《海洋与人类生命健康》为题,中国工程院院士董尔丹教授以《康复,赋能失能以使能》为题,北京大学王维民教授以《四代医学教育发展演变与中国医学教育思考》为题,南方科技大学沈红教授以《新型研究型大学的特征、经验与挑战》为题,围绕新型研究型大学建设、海洋与生命健康、康复发展战略和医学高等教育等主题,分别分享了研究成果和前沿理念,为推动新型研究型大学建设,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更好地服务教育强国和健康中国战略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
此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与会者在这里深切感受了新型研究型大学建设的山东实践,深入理解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的中国方案,深刻洞察基础性、前沿科学技术研究的世界潮流,思想碰撞、观点交流、凝聚智慧,共同探索符合中国国情和特色的新型研究型大学发展模式,优化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路径,耦合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的新思路,培育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动能。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提出,要加强高校基础研究,布局建设前沿科学中心,发展新型研究型大学。新型研究型大学的核心理念是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化科教融合、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为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支撑。
康复大学作为一所零基础筹建的大学,是成建制集成化发展康复高等教育的初次探索,也是新型研究型大学在北方省份的首次实践。康复大学将以此次论坛为契机,围绕新型研究型大学这一办学定位,聚焦服务康复事业高质量发展,大力推进医教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集聚一流师资,打造一流学科,培育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推动健康中国和教育强国建设作出应有贡献。
9月10日,在第41个教师节到来之际,为弘扬尊师重教优良传统,表达对一线教师的深切关怀,听取教职工意见建议,根据学校党委统一安排,校领导分别深入各个系部走访慰问,与一线教师面对面座谈,共庆节日、共话育人、共谋发展。
2025-09-12 来源: 康复大学
近日,我校2024级酒店服务春考班学生房月蛟与其父亲(我校首届烹饪专业毕业生)专程来到学校,将一面书写“匠心培育金牌,师恩守护成长”的锦旗和一封感谢信,郑重交到学校领导与教师手中,以此表达对学校深切培育的感激之情。
2025-09-12 来源: 康复大学
9月10日下午,青岛西海岸新区第六初级中学在两河校区报告厅举办了以“春晖四方·育梦成光”为主题的教师节表彰大会。
2025-09-12 来源: 康复大学
9月10日上午,东营市人民医院儿童康复科李明芳老师和尚甜老师走进东营市特殊教育学校,运用儿童发育行为评估量表(儿心量表)为康复中心的孩子们开展专业评估活动。
2025-09-11 来源: 康复大学
9月11日,县教体局党组副书记、局长徐加言一行到单县一中调研,县教体局党组成员、单县一中党委书记王腾香,党委副书记、校长刘继友等陪同活动,双方在南校区行政楼二楼会议室举行会谈。
2025-09-11 来源: 康复大学
为进一步深化教学实践,提升课程教学质量,9月10日,烟台城乡建设学校组织召开人工智能通识课程教学研讨会。
2025-09-11 来源: 康复大学
在第4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为传承“青蓝工程”师徒结对的帮扶精神,弘扬尊师重教风尚,9月10日上午,我校举行了“青蓝同心传薪火,躬耕教坛敬师恩”主题活动。
2025-09-11 来源: 康复大学
近日,烟台德丰机电设备有限公司人力资源总监、人力资源经理一行来访我校赠送校企合作感谢信,对学院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方面的大力支持表达了深切谢意,学院领导、智能制造系及教务处相关人员出席。
2025-09-11 来源: 康复大学
为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生动展现我市教育工作者立德树人、潜心教学的精神风貌,倡导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助力新时代美德东营建设,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了2025年“东营市教书育人榜样”选树宣传活动,全市共有10位优秀教师入选。
2025-09-11 来源: 康复大学
9月6日上午,中国-马来西亚青年职教培训项目-机电一体化技术培训班开班仪式在学校举行
2025-09-07 来源: 康复大学
9月6日,肥城市教育大会暨第41个教师节庆祝大会举行。市领导张莉、范长征、付玲、辛涛、王志勇、李希刚、步文、李冰、杜君河、姬建芳、王同华等出席会议。
2025-09-06 来源: 康复大学
2025年9月3日下午,青岛市教育局一级调研员孙喜莲带队一行7人,来青岛工贸职业学校开展期初调研工作,学校全体中层以上干部全程陪同调研。
2025-09-06 来源: 康复大学
9月5日,市委书记马晓磊调研教育工作并看望慰问一线教职员工,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全市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问候和诚挚敬意
2025-09-06 来源: 康复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