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教育》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教育强国,基点在基础教育”。这是对基础教育在建设教育强国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作出的重大论断。建设教育强国,需要进一步夯实基础教育基点作用,深化基础教育扩优提质。《人民教育》特别推出“基础教育扩优提质厅长笔谈”栏目,聚焦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在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指导下,邀请各省(区、市)教育厅厅长笔谈在系统谋划教育强国建设中如何进一步明确基础教育的战略定位、主攻方向和重点任务,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今天,一起来看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的“山东实践”——
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的“山东实践”
山东省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山东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 李 明
山东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发挥基础教育在教育强国、教育强省建设中的基点作用,以达标促扩优解决发展不平衡、以改革促提质解决发展不充分,探索推进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计划“山东实践”,着力构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持达标扩容,推动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
实施公办幼儿园扩容工程,新建居住区配套幼儿园和乡镇中心幼儿园全部为公办园。到2027年,全省拟新建改扩建幼儿园450所以上,新增公办学位12万个左右,全省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75%以上。在21个县通过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实地核查的基础上,力争2027年70%的县(市、区)达标。采取集团化办园、优质园和薄弱园结对帮扶、教师交流轮岗等措施,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市级每年集中认定一批省一类园,省级每两年集中认定一批省级示范园。提高新设幼儿园审核条件,新设幼儿园应达到《山东省幼儿园办园条件标准》Ⅱ类以上标准。2027年,省一类及以上优质幼儿园占比达到75%以上。深入推进游戏活动实验区、实验园和科学保教引领项目建设,提高保育教育科学性,全面促进幼小科学衔接。创新人员控制总量备案管理制度,加强幼儿园教师配备,近3年新增在编教师3.9万人。推进幼儿园镇村一体化管理体制改革,探索“一个法人、多个园区”的管理模式,实现党建、业务、师资、经费、资源等一体统筹、共建共享,全面提升乡村幼儿园办园水平。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县域一体化发展,推进学前教育城乡均衡和一体化发展。
坚持城乡一体,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建立与常住人口相协调的义务教育服务供给机制,逐县编制中小学布局十年规划,科学安排新增学校,规范学校撤并程序,着力解决“城镇挤”“乡村弱”问题。强化班额标准化建设,逐步推行小班化教学。坚持“先立后破”,稳妥撤并乡村“小、散、弱”学校,探索在乡镇驻地改扩建一批高标准寄宿制初中,科学规划建设确有需求的乡镇寄宿制小学。深入推进全国乡村教育振兴先行区建设,创新实施强镇筑基行动,发挥乡镇驻地学校的“支点”作用,2024年实现强镇筑基试点全覆盖。实施乡村学校标准化建设系列工程和乡镇寄宿制学校达标提升行动,2027年所有乡镇驻地学校均达到省定II类以上办学条件标准。办好确需保留的乡村小规模学校或教学点,促其“小而美”“小而优”发展。深入推进强校扩优行动,高起点打造新建学校,确保条件优越、师资优秀;对基础相对较好的学校加大改造帮扶力度;采取优质学校集团化、联盟化托管等方式,加大对薄弱学校辐射带动,切实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深化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改革,加大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力度,逐步实现县域内师资均衡配置,探索推进省市县优秀师资均衡配置。加快国家优质均衡发展县创建,力争到2027年50%的县(市、区)达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创建标准,2030年实现全覆盖。鼓励域内均衡程度较高的设区市探索全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路径,创建国家市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先行试验区。
坚持质量引领,推动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
开展市县高中教育资源供给预警,扩大公办资源,加快推进公办普通高中学位扩容,有序扩大招生规模。总结试点工作经验,积极发展综合高中。完善普通高中办学质量评价机制,明确关键指标和考查要点,以3—5年为周期认定高中达标学校,2027年完成首轮达标认定。将办学质量达标情况作为市级以上激励改革实验项目申报的基础条件,持续推进政府履责、学校提质。深入实施县中发展提升行动计划,加大县中支持发展力度,建立薄弱学校帮扶共建机制,推动每县至少建成一所优质公办县中、布局建设一个省级学科基地。落实属地招生、“公民同招”以及优质师资区域内服务期制度,稳定县中生源、师资。深入实施强科培优行动,省市建立人文、科技、艺体、技术、实践等特色高中和特色学科基地,以齐鲁名师、省市教学能手为带头人,建强核心教学团队,辐射带动全省高中水平提升,实现学科基地县域全覆盖、学科全覆盖,50%的普通高中建成省市特色高中。推进中考招生与高中办学特色有效衔接,探索建立财政、师资队伍等各环节、全要素保障机制,推进“特色学科+特色高中”双特办学模式深入发展。
坚持公平适宜,推动特殊教育“优质+融合”发展。
加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到2025年实现20万人口以上的县(市、区)特殊教育学校全覆盖,适龄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安置率稳定在100%,人口超过500万的城市建设孤独症儿童特殊教育学校(部)。加快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建设,到2024年实现乡镇(街道)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全覆盖。推进特殊教育学校办学质量达标工程,在首批37所特殊教育学校达标基础上,推动特殊教育学校持续改善办学条件,完善师资配置,健全办学体系,有效提升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水平。提高特殊教育服务质量,持续遴选建设省级随班就读示范区、示范校,加强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职业教育、信息技术、医疗康复融合,落实送教上门人员、频次、标准和评价要求,“一生一案”制定送教上门工作方案,鼓励开展送教、送康、送医联合服务,提高送教上门质量。深化特教职教融合,增设特教学校职教班、职业学校特教班,定期举办残疾学生职业技能大赛,帮助学生掌握一技之长、更好融入社会。
坚持规范培优,推动基础教育“优质+创新”发展。
深化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推进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实现“千兆到校”“百兆到班”乡村学校全覆盖,强化“三个课堂”建设应用,确保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共用。落实山东省中小学办学基本规范“十五条”,持续完善违规办学“举报—督办—整改—追责”闭环管理机制,深入部署实施中小学睡眠保障行动,兜牢教育教学底线,营造良好教育生态。守好校园安全底线,推广“1530”安全教育模式,发布安全提醒警示,督促整改安全隐患,推动安全监管常态化、长效化。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汇聚学校、家庭、社会、网络、心理等场域育人要素,深入实施家校社网一体、启智润心并重、各级各部门共建的全环境立德树人,建好全国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实验区。强化课堂教学改革,实施强课提质行动,推进新课程新教材改革,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创新开展“高效课堂”建设。完善义务教育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管理平台建设管理,构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12年学段全覆盖,全面、立体、精准地为学生发展画像。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健全完善省、市、县、校四级教研体系,配足配强教研队伍,推动有组织教研和精准送教助研。探索推广使用信息技术开展联片教研、校际教研,全面提升薄弱地区、学校教研水平。将有组织教研纳入对市县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常态化开展教研工作视导评估。
来源:《人民教育》2024年第7期
4月26日至5月4日,2025年中国中学生排球联赛(初中组)、2025年中国中学生排球锦标赛在河北省张家口市举办。
2025-05-07 来源: 山东教育网
5月6日,莱西市副市长刘伟一行到我校调研。学校董事长李京平,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姜雪松,副校长邵勇及相关处室负责人陪同。
2025-05-06 来源: 山东教育网
近日,我院交通工程系教师罗曼,凭借扎实的专业素养和出色的表现,在烟台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研学旅游指导师技能展演活动”决赛中荣获“烟台市优秀研学旅游指导师”称号。
2025-05-06 来源: 山东教育网
5月5日下午,在刚刚落幕的2025年耐克中国高中篮球联赛东区赛中,青岛六十七中男篮摘得东区亚军
2025-05-05 来源: 山东教育网
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图什市哈拉峻乡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全体队员回信
2025-05-04 来源: 山东教育网
4月30日上午,山东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林燕、济南市资助中心主任张有伟及平阴县教体局副局长张宪军一行莅临济南市工业学校,就学生资助管理工作开展专题调研。
2025-05-02 来源: 山东教育网
据福建福耀科技大学消息,2025年4月28日,该校召开AI战略专题会。会上,零一万物首席执行官、创新工场董事长李开复博士受学校理事会理事长曹德旺的邀请,正式出任学校理事会理事
2025-05-02 来源: 山东教育网
近日,我校迎来了一批远道而来的教育同仁——来自浙江省建德市名校长工作室参观团一行24人莅临我校,开展为期半天的参观交流活动。
2025-05-02 来源: 山东教育网
4月29日,山东协和学院“大思政课”和“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实践基地揭牌仪式在黄河文化展馆隆重举行。
2025-05-02 来源: 山东教育网
4月25日,德州市高中通用技术学科教学研讨会暨素养深育公开课展示活动在德州一中老校区举行
2025-05-02 来源: 山东教育网
近日,烟台市总工会公布2025年度“烟台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名单,学院刘梓毅、孙文红、李朝义三位教职工获得烟台市五一劳动奖章。
2025-05-02 来源: 山东教育网
近日,区政府副区长赵英民与区纪委监委、区教育和体育局等行莅临我校开展学校食堂安全及膳食经费管理专项整治督查工作。
2025-05-01 来源: 山东教育网
为提升我校教育教学水平,加强与教育界优秀同仁的交流合作,4月24日我校迎来广东省中小学名书记名校长培养工程十余位客人到校参访交流。
2025-05-01 来源: 山东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