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德州学院坚持根植德州、面向山东,主动对接国家战略、地方产业发展需求,深化校地合作,立足服务产业转型升级,聚力深化产教融合、协同创新、人才引育、对外合作交流,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献智赋能,在推动现代化强市建设中勇于担当。
一、聚力深化产教融合,赋能区域产业发展
学校紧密对接山东省十强产业、德州市“541”产业体系,做好学科专业动态调整和布局优化,不断提高学科专业布局与区域产业发展的契合度,助力德州产业振兴升级,实现校企共赢发展。学科建设融入产业发展。将生物医药、材料科学与工程等列为重点建设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列为接续培育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等列为扶持储备学科。积极推动专业建设对接产业需求,集中优势资源建设环境生态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等特色专业,积极布局新兴专业,新增智能制造工程、人工智能、知识产权、数字经济、环境生态工程等专业,建设智能生物传感、绿色低碳工程等12个微专业,开设绿色化学与现代生活、绿色消费与环境污染等一批通识课程。人才培养契合产业需要。聚焦产业需求,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推动课程教学与职业能力有效衔接,与知名企业共建10个现代产业学院,持续探索校企协同育人新模式。
二、聚力深化协同创新,赋能区域科技创新发展
学校立足服务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探索基础研究、创造技术、成果转化的全链条科研创新体系,加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与地方、行业协同创新,服务区域科技创新发展能力不断增强。近年来学校承担校企合作项目800余项,与企业联合申报获批省重点研发计划、中小企业提升工程、德州市重大科技创新工程等10余项,获批省部级科研奖励8项,完成科技成果转化56项,学校入选2023年度山东省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备案名单。打造和孵化成果转化载体,发挥人才团队优势,开展有组织成果转化。加强校地产学研交流合作,共同打造高水平科研创新平台,发挥博士俱乐部效能,打造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研发团队,聚集产业需求,推动开展订单式成果转化。建有山东省硅单晶半导体材料与技术重点实验室(筹)、新型药用辅料与缓控释制剂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等30余个高水平学科平台,设立企业博士工作站14个,2023年组织537名教师到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服务德州及周边地区企事业250余家,深入开展产学研协同合作、联合攻关和集成创新,开展各类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400余项,为德州发展提供创新源、活力源。
三、聚力深化人才共引共育,赋能人才兴德战略
坚持引育并举,充分发挥市校人才政策叠加优势,根据德州市需要调整人才招聘计划,围绕德州市产业链,积极引进培养占据科技前沿和产业高端、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把德州学院打造成德州市高层次人才的蓄水池。制定出台《“天衢英才”工程实施办法》《高水平教研科研业绩核算及奖励办法》等配套政策,简化重点紧缺人才引用流程,学科专业建设急需人才实行“一事一议、一人一策”。全职引进省级以上人才10人,柔性引进包括俄罗斯院士、FAST首席科学家等在内的“天衢英才”12人。实施“海外人才引进地图”,先后引进俄罗斯科学院院士为带头人的生物物理研究团队。深化校企合作,推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与德州市联合成立博士俱乐部,与市科技局、市人才发展集团、各县市区等部门配合,累计派出907人次博士、专家以科技副总、假日专家等模式到企事业单位挂职,参与创新创业活动,在服务德州经济社会发展中建功立业。制定《德州学院“留凤兴德”促进毕业生留德就业创业专项行动实施方案》配合实施《德州市“三年十万大学生兴 德计划”实施方案》,举办“乐业德州”专场招聘会,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带领毕业生到泰山体育集团等知名企业访企拓岗“登门自荐”,为城市发展积极提供人才储备。
四、聚力深化对外交流合作,赋能城市影响力提升
通过人文、教育、科技等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建设高水平智库和研究平台,引进高水平海外科技人才和海外留学生来德交流,为区域经济发展引进海外智力,助力城市整体对外开放水平的提升。学校先后同亚洲、欧洲、北美洲、大洋洲等国家和地区的110所高校、科研机构开展交流合作,获批“山东省院士工作站”、教育部高校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东盟研究中心。获批建设拉曼大学孔子学院,菲律宾北伊罗戈省人文教育基地落户德州学院,依托东盟研究中心完成山东服务“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重点课题调研报告,举办中国(山东)—印度尼西亚高校交流会、山东服务“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学术会议。泰国驻华大使、印度尼西亚驻华大使、菲律宾北伊罗戈省省长、别尔哥罗德市长等来校交流,积极推进德州市与别尔哥罗德市建立友好城市关系,推动地方政府、企业与国际合作院校所在地区的交流合作,为德州市打造中国北方对接东盟支点城市和提升城市国际影响力贡献德院力量。
9月6日,肥城市教育大会暨第41个教师节庆祝大会举行。市领导张莉、范长征、付玲、辛涛、王志勇、李希刚、步文、李冰、杜君河、姬建芳、王同华等出席会议。
2025-09-06 来源: 山东省教育厅
2025年9月3日下午,青岛市教育局一级调研员孙喜莲带队一行7人,来青岛工贸职业学校开展期初调研工作,学校全体中层以上干部全程陪同调研。
2025-09-06 来源: 山东省教育厅
9月5日,市委书记马晓磊调研教育工作并看望慰问一线教职员工,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全市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问候和诚挚敬意
2025-09-06 来源: 山东省教育厅
5日下午,济南市金安公益服务中心携手老年大学志愿团、反诈奶奶团共同走进济南市友谊小学,开展以 “大手牵小手,反诈一起走” 为主题的开学第一课活动,同步融入 “铭记抗战历史,传承九三精神” 爱国教育。
2025-09-05 来源: 山东省教育厅
9月3日上午,山东大学组织全体师生医务员工收听收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直播。
2025-09-05 来源: 山东省教育厅
新学期如约而至,为增强青少年的法治观念、预防青少年犯罪和杜绝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提高青少年的法治意识、安全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市中区关工委宣讲团走进市中区职业中专普法教育活动,用法治第一课“点亮”校园开学季。
2025-09-02 来源: 山东省教育厅
为做好2025年秋季开学工作,凝聚学校发展共识,科学谋划新学期重点工作,8月28日下午,枣庄市市中区职业中专召开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班主任工作会议。
2025-09-01 来源: 山东省教育厅
8月26日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发布《关于公布第二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名单的通知》(教师司函[2025]19号)文件
2025-09-01 来源: 山东省教育厅
8月28日,在2025年烟台市普通高中教育教学工作会议上,烟台四中荣膺“烟台市普通高中教育教学工作表现突出学校”
2025-09-01 来源: 山东省教育厅
7月25日是第五个世界防溺水日,为践行藏蓝青春的社会责任,进一步增强青少年安全防护意识,山东政法学院警官学院藏蓝之星实践服务队在滕州开展了一场以防溺水为主题的实践活动。
2025-09-01 来源: 山东省教育厅
8月25日—29日,2025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决赛争夺赛(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赛道中职组)在江西工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隆重举行。
2025-08-30 来源: 山东省教育厅
2025年8月28日,青岛电子学校作为全国唯一的中职学校受邀参加上合组织国家科教与经贸融合论坛,崔西展校长主持高教与职教赋能上合经贸合作分论坛并做专家报告。
2025-08-29 来源: 山东省教育厅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推动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能力提升,以高质量辅导员队伍建设为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提供有力支撑,8月20日—24日,滨州职业学院举办2025年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训练营。
2025-08-28 来源: 山东省教育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