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5月8日电 (记者郝孟佳)记者近日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获悉,该校自2024级起面向全体研究生开设“人工智能+”通识必修课。课程通过灵活定制课程模块,培养不同类别研究生对人工智能的理解与应用能力,提高财经类研究生的学科交叉融合素养与综合竞争力。
据介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通识课程以介绍主流人工智能基础工具、方法与技术为主,设置人工智能概述、人工智能主要应用领域、前沿人工智能工具介绍、人工智能安全与伦理、人工智能未来发展趋势、人工智能赋能科研、人工智能与实验室前沿、AI关键技术与经管文法应用等八大模块。课程在设计上突出“一个目标、多层多类”,通过对八个独立课程模块的定制化菜单形成差异化教学方案,面向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硕士、博士研究生分批开课,实现分层分类培养。课程的教学方式采用“教师组”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践操作、学生报告与展示等多种形式相结合,从学生需求出发,注重实践、实操与过程性评价。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长赵忠秀表示,“人工智能+”通识必修课的开设,让不同专业的学生都能掌握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主要应用领域、前沿技术工具,为培养“人工智能+”横向复合型人才奠定坚实基础。他同时介绍,学校近期正式启动了“人工智能创新创业试验班”,通过“人工智能+创新创业+应用领域”的交叉融合路径,为培养有数字素养、创业思维和组织管理能力的纵向复合型人才打造“贸大模式”。通识必修课与试验班将共同构成贸大“人工智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加快构建人工智能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开展深入探索与有益尝试。
“我们的老师和学生不需要成为人工智能技术专家,而是需要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提升自身做研究的能力,让人工智能为教学和科研助力。”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信息学院院长熊璋介绍,“人工智能+”通识必修课将着力培养财经领域研究生的AI交叉融合素养及应用能力,而非偏向对人工智能技术原理的介绍。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研究生院院长黄薇表示,作为一门面向全体研究生的通识必修课,在全面提高研究生AI素养的同时,还将坚持推进博士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分类培养,通过差异化的课程模块与实践环节设置避免同质化倾向。同时,学校还将不断完善反馈机制,拓展教学资源,提高课程质量,在实战中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2025 年 6 月 30 日上午,莱州市第二实验小学五楼录播教室内暖意融融,一场以 “致敬芳华 薪火相传” 为主题的教师荣退仪式在此隆重举行。
2025-07-01 来源: 人民网
6月30日下午,青岛高新职业学校党委书记孙洪传同志以“恪守‘四风六纪八规’争做新时代合格党员”为题,为全体党员讲专题党课,深入阐述新时代党员教师严守纪律规矩、锤炼过硬作风的重要意义与实践
2025-07-01 来源: 人民网
7月1日,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成永江率队深入各学院,实地检查2025年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大赛、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等六十多项赛事备赛工作。
2025-07-01 来源: 人民网
在宁波市教育局的再三阻挠下,历时4年、逾期2年,兴宁中学和蛟川书院两所“公参民”学校至今未完成整改。
2025-06-25 来源: 人民网
2025年6月5日,中国自动化学会正式公示第九批“青少年人工智能核心素养测评共建示范校”名单,临沂实验中学凭借其在人工智能教育领域的扎实基础、创新课程体系及突出育人成果成功入选。
2025-06-24 来源: 人民网
近日,我校与聊城大学MPA教育中心(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举行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签约仪式,标志着双方开启深度合作,共同探索校地协同育人的新模式。
2025-06-24 来源: 人民网
新时代的中国少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用知识武装自己,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为祖国的明天贡献智慧与力量!
2025-06-24 来源: 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