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5月8日电 (记者郝孟佳)记者近日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获悉,该校自2024级起面向全体研究生开设“人工智能+”通识必修课。课程通过灵活定制课程模块,培养不同类别研究生对人工智能的理解与应用能力,提高财经类研究生的学科交叉融合素养与综合竞争力。
据介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通识课程以介绍主流人工智能基础工具、方法与技术为主,设置人工智能概述、人工智能主要应用领域、前沿人工智能工具介绍、人工智能安全与伦理、人工智能未来发展趋势、人工智能赋能科研、人工智能与实验室前沿、AI关键技术与经管文法应用等八大模块。课程在设计上突出“一个目标、多层多类”,通过对八个独立课程模块的定制化菜单形成差异化教学方案,面向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硕士、博士研究生分批开课,实现分层分类培养。课程的教学方式采用“教师组”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践操作、学生报告与展示等多种形式相结合,从学生需求出发,注重实践、实操与过程性评价。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长赵忠秀表示,“人工智能+”通识必修课的开设,让不同专业的学生都能掌握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主要应用领域、前沿技术工具,为培养“人工智能+”横向复合型人才奠定坚实基础。他同时介绍,学校近期正式启动了“人工智能创新创业试验班”,通过“人工智能+创新创业+应用领域”的交叉融合路径,为培养有数字素养、创业思维和组织管理能力的纵向复合型人才打造“贸大模式”。通识必修课与试验班将共同构成贸大“人工智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加快构建人工智能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开展深入探索与有益尝试。
“我们的老师和学生不需要成为人工智能技术专家,而是需要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提升自身做研究的能力,让人工智能为教学和科研助力。”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信息学院院长熊璋介绍,“人工智能+”通识必修课将着力培养财经领域研究生的AI交叉融合素养及应用能力,而非偏向对人工智能技术原理的介绍。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研究生院院长黄薇表示,作为一门面向全体研究生的通识必修课,在全面提高研究生AI素养的同时,还将坚持推进博士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分类培养,通过差异化的课程模块与实践环节设置避免同质化倾向。同时,学校还将不断完善反馈机制,拓展教学资源,提高课程质量,在实战中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2025年10月13日上午,山东调解学院成立大会在山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济南校区举行。
2025-10-13 来源: 人民网
9月29日,全国总工会指导组来院,就校企合作、创新技术联盟助推企业创新发展、学生成长成才、工匠人才培养等问题开展调研,并探讨了工匠学院建设工作。
2025-10-13 来源: 人民网
10月10日上午,济南市历城区委书记张军一行来校调研,双方就深化高质量合作进行深入交流。校长李术才会见张军一行,党委副书记陈宏伟参加活动。
2025-10-13 来源: 人民网
省教育厅和各市教育(教体)局、高职院校规范办学(实习)监督投诉电话及省监督投诉平台网址面向社会公布
2025-10-10 来源: 人民网
9月28日,在教育部关工委指导下,由山东省教育厅关工委主办、淄博职业技术大学承办的“劳模(大国)工匠进校园”活动顺利举办。
2025-10-10 来源: 人民网
为深化学校国际交流合作,拓展教育教学资源,9月7日至13日,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苗金春率团赴新加坡、泰国高校和企业进行交流访问。
2025-10-10 来源: 人民网
9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山东省庆祝活动在山东大厦金色大厅举行。省委书记林武,省委副书记、省长周乃翔等省领导出席活动。
2025-10-10 来源: 人民网
9月25日,威海市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王建伟一行7人来校(院),就整合双方优势资源、推动医疗合作、提升医疗救治综合能力进行座谈交流。
2025-10-10 来源: 人民网
9月23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校(院)长陆林到山东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调研,并召开座谈会。
2025-10-10 来源: 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