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教育资讯 » 三喜临门!山东外事职业大学斩获国家级数字经济项目三项殊荣

三喜临门!山东外事职业大学斩获国家级数字经济项目三项殊荣

近日,在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戴尔2024—2025年度“数字经济下的未来劳动力技能提升”项目评选中,山东外事职业大学从全国50所项目院校中脱颖而出,获评“表现突出的项目院校”;报送的《产学合作助力理实融合教学模式创新》入选全国12个典型案例,排名第二;管理工程学院潘晓飞、王琳两位副教授指导的学生作品《数字赋能·智创未来》获评“标杆作品”。山东外事职业大学成为本年度同时荣获“院校、案例、作品”三项国家级荣誉的高校。

在这项活动中,学校副校长王传生担任项目负责人,统筹整体战略布局;管理工程学院教学副院长张政作为项目联系人,负责项目对接与执行。教师团队由潘晓飞、王琳两位副教授担任主讲教师,为学生提供全过程专业指导。学生选拔严格有序,经公开报名、资格审核、面试遴选等环节,从300余名报名者中择优选取63名综合素质过硬、学习积极性高的学生参与项目。

项目实施期间,管理工程学院创新性地提出了“虚实结合+真岗实干”的人才培养路径。在“真岗实干”环节,学校与企业深度合作,引入真实业务场景,让学生直接参与数字营销项目实践。学生分组进入企业一线,承担产品推广、数据分析、直播销售等任务,全流程体验从市场调研到效果评估的实际操作。此种理实融合的教学模式既显著提升了学生的职业能力,也有效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助力农产品数字化销售,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项目自2024年9月启动,2025年3—4月组织学生培训,6—10月开展作品征集与总结,实行全过程闭环管理,确保实施成效。

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教学改革创新,为项目开展提供充足的资金、设施和政策支持,鼓励教师探索新技术、新模式,营造浓厚的创新氛围。这一系列成果的取得,离不开管理工程学院对产教融合的持续深化。学院始终坚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办学理念,主动引入行业资源,健全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推动教学内容与产业前沿精准对接。

此次荣誉的获得,不仅彰显了学校在数字化人才培养领域的卓越成就,也为职业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标志着学校在数字营销与产教融合领域迈上新台阶。未来,山东外事职业大学将继续拓展产学合作广度与深度,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帮助更多学生在数字时代展现才华,为国家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力量。

撰稿:潘晓飞

摄影:潘晓飞

相关推荐
  • 为响应国家“双碳”战略,推动零碳校园建设与学校高质量发展,11月14日,山东外事职业大学副校长王建一行赴河南,先后走访了河南绿色发展创新研究院与安阳师范学院,围绕绿色发展与教育创新展开深入调研与交流。

    2025-11-19 来源: 山东外事职业大学

  • 11月13日,威海市政协副主席、市外办主任、市对外友协会长赵广洪一行来到山东外事职业大学,就学习型智库建设情况开展调研。

    2025-11-19 来源: 山东外事职业大学

  • 近日,第十七届山东省大学生科技节计算机应用技术大赛决赛圆满收官。

    2025-11-19 来源: 山东外事职业大学

  • 10月16日,山东省高等教育管理科学研究会高等教育研究院暨理事会建设与发展联席会议在山东外事职业大学召开。

    2025-10-29 来源: 山东外事职业大学

  • 9月22日—23日,匈牙利前总理、中东欧中国科技交流协会名誉会长迈杰希·彼得访问山东外事职业大学。

    2025-10-29 来源: 山东外事职业大学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