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教育资讯 » 山东科技大学:科技赋能粮食安全 青春助力乡村振兴

山东科技大学:科技赋能粮食安全 青春助力乡村振兴

为全面响应“藏粮于技”“全链条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部署,山东科技大学安全与环境工程学院红心筑梦实践团以“科技赋能粮食安全 青春助力乡村振兴”为行动指南,将专业优势与粮食生产实践深度结合。从田间地头的智能种植技术推广,到校园社区的全链条安全排查,再到新媒体平台的产销渠道拓宽,实践团构建的“科技助粮 + 安全护粮 + 传媒兴粮”模式,既以创新实践夯实了粮食生产的科技根基,又用全链条守护筑牢了粮食安全的底线,更借数字赋能激活了乡村振兴的粮食产业活力,生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以实际行动服务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责任与担当。

实践团成员参观种子基地 周子航 摄

科技为笔,以创新实践践行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科技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核心支撑,这与国家关于"藏粮于技"的战略部署高度契合。实践团成员带着专业知识,走进陵城区的田间地头和科技园区,探寻科技赋能粮食生产的路径,正是对国家战略的积极响应。

在边临镇德轩农场,连片的温室大棚里,智能温控系统、滴灌设备有序运转,无土栽培的蔬菜绿意盎然。实践团成员们头戴草帽,脚踩泥土,在农场技术员的指导下参与农事辅助劳动,亲身体验现代农业的魅力。农场工作人员感慨道:"以前以为种地全靠经验,没想到现在的农场这么智能,温度、湿度都能精准控制,病虫害也能提前预警,这为粮食和蔬菜稳定供应提供了保障。"这种智能化的种植模式,正是国家推动农业现代化、提升农业科技含量的生动体现。

陵城区"吨半粮"生产基地,一望无际的玉米田郁郁葱葱。实践团成员与农业技术人员深入交流,详细了解当地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产量以及病虫害防治情况。当得知基地通过推广良种、科学施肥和智慧农业技术,实现了亩产吨半粮的目标时,大家纷纷为科技的力量点赞。这一成果不仅是当地农业发展的突破,更是国家"稳步提高粮食单产"政策在基层的有效落地,彰显了科技让国家的饭碗端得更稳、更牢。

鲁北大数据中心的参观,让实践团成员们看到了科技赋能粮食安全的更广阔空间。在大数据中心的显示屏上,智慧农业数据实时更新。工作人员介绍,通过大数据技术,能够精准掌握农作物生长情况,实现精准灌溉、精准施肥,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粮食产量;同时能及时预警自然灾害和病虫害,为粮食稳产提供技术支持。这与国家大力发展数字农业、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战略规划相呼应,大数据就像一双无形的手,让粮食生产更智能、更高效。实践团成员们表示,要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为筑牢国家粮食安全屏障贡献科技力量。

实践团成员参观智能蔬菜大棚 马子玥 摄

安全为盾,以全链条保障守护国家粮食安全底线

粮食安全离不开全链条保障,守护乡村安全是粮食生产的重要前提,这与国家构建粮食安全全链条保障体系的要求一脉相承。实践团成员发挥专业优势,走进学校、社区,开展安全知识普及活动,为粮食主产区的乡村安全筑牢防线,是对国家粮食安全保障工作的有力支持。

在义渡口镇幼儿园,实践团成员们对幼儿园的食堂卫生设施进行了安全排查,针对排查中发现的问题,向幼儿园老师提出了整改建议。这一行动看似细微,却是守护粮食安全从源头抓起的具体实践,符合国家关于保障食品安全、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的政策导向。

实践团成员对陵城区职业中专食堂开展专项安全排查,聚焦粮食安全全链条保障。重点检查食材储存区,查看米面油等主食的生产日期、保质期及储存条件,确保无霉变、无过期;核查采购台账,确认粮食原料来源可追溯,杜绝不合格粮源流入。同时,检查后厨加工环节,查看生熟分区是否规范、餐具消毒是否到位,防范粮食加工过程中的污染风险。针对发现的食材堆放杂乱等问题,现场提出整改建议,强调"食堂安全是粮食安全的'最后一公里',关乎师生健康,更连着粮食安全的底线"。这一系列举措,正是落实国家关于加强粮食流通监管、保障粮食质量安全政策的具体行动,助力筑牢校园粮食安全防线,进而守护国家粮食安全底线。

粮食安全知识宣讲 周子航 摄

直播为翼,以新媒体手段拓宽粮食产销渠道助力乡村振兴

新媒体是助力粮食安全和乡村振兴的重要工具,实践团成员充分利用网络媒体平台,通过直播的方式,宣传陵城的粮食产业、特色农产品和现代农业技术,为粮食产销拓宽渠道,这与国家推动数字乡村建设、发展农村电商助力乡村振兴的政策高度契合。

在德轩农场,实践团成员们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直播活动。镜头前,实践团成员向网友们展示了农场的智能温室大棚、特色农产品,介绍了农场的绿色种植模式和经营理念。"家人们,这是我们农场种植的无土栽培蔬菜,绿色环保,口感鲜美,大家有需要的可以下单哦。"实践团成员的热情介绍吸引了众多网友的关注,直播间里订单不断。

在德轩农场的直播现场,当地村书记姜洪涛带领团队热情投身助农带货。镜头前,他熟练展示着新鲜采摘的瓜果蔬菜,细致讲解无土栽培技术如何通过精准控温、科学配比养分,在节约土地和水资源的同时,保障农产品稳定供应。"大家看这颗生菜,全程无土栽培,不打农药,吃得放心!"他举起蔬菜说道,"咱这技术不光能种出好果蔬,更能在有限资源里稳保产量,这就是守好'菜篮子''米袋子'的底气!"从田间到镜头,村民带货队伍架起的不仅是产销桥,更是粮食安全的"稳供桥",让高效种植的农产品走进千家万户,既鼓了村民腰包,更夯实了粮食安全的基层根基。这种直播助农模式,有效打通了农产品产销壁垒,是国家农村电商政策在基层的生动实践,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

实践团成员体验直播助农 周子航 摄

从科技赋能粮食生产的“精准发力”到安全知识普及的“全面覆盖”,从新媒体助力产销的“创新突破”到田间实践劳作的“脚踏实地”,“红心筑梦”实践团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青春使命感,构建并践行了“科技助粮 + 安全护粮 + 传媒兴粮”的全方位粮食安全保障模式,将“粮食安全”四字深深烙印进乡村振兴的进程。

一粥一饭,关乎生存命脉,寸土寸地,承载万家希望。一周的实践活动转瞬即逝,但留给实践团成员们的思考和感悟却历久弥新。他们用脚步丈量陵城的田野,用眼睛见证粮食生产的科技变革,用智慧助力粮食安全。实践团成员们纷纷表示,此次陵城之行收获满满,今后将把实践中的所学所思所悟运用到学习和工作中,以实际行动响应国家粮食安全和乡村振兴战略,让青春在服务农业强国的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通讯员:马文苑、崔柏闻)

 

热门推荐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