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院校 » 高等教育 » 山东交通学院:丈量大地脉络,书写交通强国

山东交通学院:丈量大地脉络,书写交通强国

暑期“充电”忙,“蓄能”再出发!有这样一群人,坚守在酷热高温的校园里,怀揣梦想,步履不停,默默地使出自己的“洪荒之力”:他们或忙于科研试验、或全力以赴备赛、或埋头苦读备考、或奔赴重大工程一线实践...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他们努力奋进的身影构成了这个暑假最美的一道风景线。

这个暑期,一群怀揣梦想与热情的交院学子,踏上了“三下乡”的征途。他们走出校园,以脚步丈量土地,以专业赋能未来,以奋斗书写担当。

“擎炬亮旗”实践团队广西钦州行

团队名称:“擎炬亮旗”实践团队广西钦州行

所属单位:校团委

ueditor/image_1755826990410.png

实践内容及成果:团队与东南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交通大学、长安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昆明理工大学等8所交通强国建设试点高校在广西钦州联合开展“交通学子平陆运河青春实践行”活动。在钦州市交通运输局座谈会上,队员们聆听千年古港的发展故事,深入了解钦州作为陆海通道交汇点的战略地位,实践队走进北部湾港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感受智慧港口的高效运转;探访平陆运河青年枢纽项目现场,与大国工程“面对面”,与校友、工程师交流运河通航后对西南地区物流格局的重塑。

从港口到运河,从历史到未来,钦州之行让队员们深刻体会到“交通兴则国家兴”的深意,加强了与兄弟院校交通学子的交流,增强了交通专业自信,更坚定了投身交通强国建设的信念。

“擎炬亮旗”实践团队浙江杭州行

团队名称:“擎炬亮旗”实践团队浙江杭州行

所属单位:校团委

ueditor/image_1755827044703.png

实践内容及成果:团队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联合组成实践队,瞄准“城市交通精细化治理”方向,聚焦济南中小学上下学“潮汐拥堵”痛点,系统学习智慧交通的“杭州方案”,让队员们领悟科技如何为交通“降堵提速”。队员们在杭州市交通运输局、北航杭州创新研究院与海康威视总部探访,沉浸式感受到科技硬核实力。实践队走进中控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与专家深入探讨方案本地化路径,让“杭州经验”对接“济南需求”。实践不止于“看”,更在于“行”。队员们利用间隙参与杭州站志愿服务,在引导旅客、维护秩序中直观感受大型枢纽的运转逻辑;走进杭州萧山国际机场,探寻航空枢纽的科技赋能密码;漫步京杭大运河博物馆,从古代交通智慧中汲取灵感;探访“四好农村路”示范点,感受基层交通治理的温度。

杭州行,队员们不仅带回了智能信号控制、协同调度等 “硬技术”,更领悟了“技术有温度,创新有情怀”的实践真谛。队员将把杭州智慧融入济南校圈治理,用青年智慧绘就畅通上学路。

“运河星火”青春行实践团队

团队名称:“运河星火”青春行实践团队

项目名称:“见证运河文化传承,助力运河交通复兴”三下乡社会实践

所属单位:学生工作处

ueditor/image_1755827096564.png

实践内容及成果:实践团队沿京杭运河行程960km,走访济宁、聊城、德州17处点位,调研水利枢纽、港口等交通设施,探寻儒家文化、红色文化等内涵。完成调研笔记8余万字,获山东教育卫视报道,助力运河文化传承与交通复兴。

“心海逐光”实践团队

团队名称:“心海逐光”实践团队

项目名称:“心海逐光,微光筑梦”双留儿童与空巢老人心理健康调研专项计划

所属单位:威海校区管理办公室学团工作部

ueditor/image_1755827145444.png

实践内容及成果:团队深入威海孙家疃艺海社区,聚焦双留儿童与空巢老人,通过问卷测评精准把握、绘画疗愈疏通情绪、团体辅导靶向干预等活动,构建“评估—干预—跟踪”闭环体系。

“红途星轨”实践团队

团队名称:“红途星轨”实践团队

项目名称:“经纬威海,红脉通衢”——海陆交汇视角下威海红色交通线保护与文旅融合创新调研

所属单位:威海校区管理办公室学团工作部

ueditor/image_1755827186018.png

实践内容及成果:赴威海环翠区开展14天调研,科学评估风险形成报告,创新设计“海陆联动”红色体验线路及文旅产品,助力红色资源保护与乡村振兴。项目成果获多家媒体报道,阅读量超22万,显著提升“经纬威海,红脉通衢”红色交通线保护与文化传播影响力。

“汽行先锋”实践团队

团队名称:“汽行先锋”实践团队

项目名称:“交旅融合,驿路同行”—日照新高铁站首年运营期旅游公共服务质量提升实践调研

所属单位:汽车工程学院

ueditor/image_1755827213625.png

实践内容及成果:团队先后深入国铁济南局日照站、路港集疏运指挥中心、日照港展览馆和日照港,以“交旅融合,驿路同行”为主题,依托交通运输专业优势,通过实地调研、多维分析、志愿服务以及港铁联动四大行动助力服务升级,践行新时代交通人的使命担当,贡献青年力量助力地方经济建设。

“智护交瞳”实践团队

团队名称:“智护交瞳”实践团队

项目名称:智护交瞳·沂路安——基于驾驶行为分析的临沂市物流从业人员驾驶安全与数字素养提升实践

所属单位:汽车工程学院

ueditor/image_1755827245052.png

实践内容及成果:深入“中国物流之都”临沂5大物流园区,开展访谈、调研,收集调查问卷343份。制作集“警示视频、专家指南、原创赛车手技巧视频、科技科普”四位一体的安全驾驶护航资料包,直击分心与疲劳驾驶核心风险。联合北园物流园工会驿站设立专属服务点,开展一周志愿活动,发放物资并持续播放资源包。获媒体报道4篇,受理外观专利2项,以青春之力服务基层,助力物流发展。

“河脉薪传”社会实践团队

团队名称:“河脉薪传”社会实践团队

项目名称:守护黄河脉动,传承华夏根魂

所属单位:交通土建工程学院

ueditor/image_1755827279706.png

实践内容及成果:本次实践以溯源黄河文化、服务黄河民生、传承黄河精神为核心,实践团队走访济南百里黄河风景区、东营黄河文化馆及引黄干渠沿线等地,溯源文脉与水利智慧。团队总结了黄河生态优化经验,推动专业知识落地,也让黄河文化走进小学课堂,实现黄河生态保护与文化传承的双向赋能。

“青青幼苗·学子呵护”

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团队

团队名称:“青青幼苗·学子呵护”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团队

项目名称:青“耕”盛夏,“乡”聚未来

所属单位:交通土建工程学院

ueditor/image_1755827320036.png

实践内容及成果:实践团队开展公益支教与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支教期间,队员发挥专业优势和特长,开设交通知识科普、文体兴趣课等课程,丰富乡村小学生的课余生活;队员返回家乡参与社区服务、地铁站引导等志愿服务活动。团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以实际行动扎根基层、服务家乡,以青春之力彰显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石赤不夺”实践团队

团队名称:“石赤不夺”实践团队

项目名称:石赤不夺,与“泥”砼行

所属单位:交通土建工程学院

ueditor/image_1755827350479.png

实践内容及成果:为破解赤泥污染难题,实践团队前往山东君合市政有限公司开展赤泥治理专项调研。队员们走进生产一线,采集赤泥样本,与技术专家深入交流,记录下最真实的行业痛点。团队依托专业所学,成功制备高性能环保混凝土,助力工业固废"变废为宝"。

“粉”发“砼”强实践团队

团队名称:“粉”发“砼”强实践团队

项目名称:沥青站回收粉资源化利用调研

所属单位:交通土建工程学院

ueditor/image_1755827378842.png

实践内容及成果:实践团队聚焦“变废为宝助力环保、科技赋能乡村”主题,走访山东蓝木、金曰等建材公司,深入沥青站点实地调研回收粉处理现状与难题,探索并验证其作为水泥替代材料应用于乡村道路的可行性,形成资源化利用方案。团队将实践成果与专业知识、产业需求相结合,推动科研成果转化。

“青衿智护”交通基建调研团队

团队名称:“青衿智护”交通基建调研团队

项目名称:“智护交通”:交通基建智能监测系统应用现状与运维保障机制调研——行走齐鲁交通动脉的青春答卷

所属单位:工程机械学院

ueditor/image_1755827420123.png

实践内容及成果:本次实践聚焦山东省交通基建领域智能监测系统,实践团队深入天意机械、中铁十四局等行业龙头企业及工程现场,梳理智能监测系统的数据传输稳定性、预警有效性等现状,为智慧交通提供青年智慧,形成“专业教育—科研实践—社会服务”的闭环培养路径。

铁路沿线安全管控平台实践服务团队

团队名称:铁路沿线安全管控平台实践服务团队

项目名称:“铁脉智控·筑安铁路”——铁路沿线安全管控平台实践

所属单位:工程机械学院

ueditor/image_1755827452311.png

实践内容及成果:本团队前往潍坊中铁十四局有限公司调研,同学们系统了解国内高铁桥梁的浇筑、运输及连接全流程。此次调研不仅让学生积累了宝贵实践经验,更激发了专业学习热情与工程责任感,大家将以此次调研为契机,持续提升专业素养,为高铁事业发展注入青春动能。

“在路上”社会实践团队

团队名称:“在路上”社会实践团队

项目名称:在路上——冠县灵芝产业“红旅电商・青春助农”新零售实践项目

所属单位:交通与物流工程学院

ueditor/image_1755827494649.png

实践内容及成果:实践团队赴聊城市冠县店子镇,以电商助农为抓手激活灵芝产业。摄制“灵芝小课堂”科普视频7期,开展助农直播;走访灵芝企业5家,与40余位政府工作人员、种植户深入访谈,摸清产业底数;创新打造“灵小芝”IP及系列文创产品,融入红色元素,构建“文化+科普+助农”三位一体推广模式。团队形成《“芝”富乡村》报告1.5万余字,为产业突破瓶颈提供切实思路,相关实践获中青网、今日头条等平台报道。

“守望麦田”社会实践团队

团队名称:“守望麦田”社会实践团队

项目名称:“守望麦田・红途兴旅”——交通赋能下的阳谷县文旅融合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项目

所属单位:交通与物流工程学院

ueditor/image_1755827525209.png

实践内容及成果:实践团扎根聊城阳谷县,联动当地团委、交通局、文旅局开展多维实践。调研文化旅游景区10余个,发放旅游交通便利满意度问卷300余份,完成道路交通专项整治深度访谈80余次;为狮子楼景点打造水浒彩绘墙艺术名片,制定道路优化清单20余项,设计融合地域文化与交通功能的旅游交通标识牌,勾勒首条串联景区与城乡通勤的公交环线,形成专业报告,以“交通赋能+文化活化”路径,优化“交通+文旅”体系。

鲁京交通研学实践团队

团队名称:鲁京交通研学实践团队

项目名称:“智联交通・协同攻坚”——济南交通调研与方案优化实践

所属单位:交通与物流工程学院

ueditor/image_1755827587704.png

实践内容及成果:团队联合北京交通大学暑期夏令营实践团,走访济南城建集团、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等6家企事业单位,围绕零碳服务区、智能网联等交通前沿领域开展9次调研,参加智慧高速建设专题讲座等活动7场,梳理涵盖拥堵缓解、智慧设施优化等方面的解决方案,为破解济南交通难题贡献青年智慧。

“信电U我”志愿服务团队

团队名称:“信电U我”志愿服务团队

项目名称:“点亮星光,与爱同行”孤独症儿童关爱行动

所属单位:信息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

ueditor/image_1755827654264.png

实践内容及成果:团队以一对一陪伴为核心为孤独症儿童搭建优质教育成长平台,精准对接需求结合学校交通与学院人工智能优势带来沉浸式交通知识体验。志愿者以负责态度和专业素养拉近距离助其融入社会。

 “翼心向阳”社会实践团队

团队名称: “翼心向阳”社会实践团队

项目名称:“云程有翼”做航空科普服务践行者

所属单位:航空学院

ueditor/image_1755827685068.png

实践内容及成果:团队开展“航空科普+红色育人”暑期实践,聚焦济南市市中区3个社区暑托班,构建“理论宣讲—知识普及—实践操作”课程体系,融合红色基因培育与航空知识传递,服务儿童百余人次,既激发青少年航空兴趣与爱国情怀,也助团队成员深化专业认知、践行青年社会责任担当。

“道向未来”大学生实践服务团队

团队名称:“道向未来”大学生实践服务团队

项目名称:山东省内河水运体系发展现状与多式联运效能提升青年实践赋能行动

所属单位:轨道交通学院

ueditor/image_1755827712858.png

实践内容及成果:团队锚定山东省“河海联运新通道”战略,聚焦内河水运航道联通不足、政策落地断层、港产融合滞后三大痛点,设计“政策—设施—产业”三维实践调研框架。团队实践行程覆盖博兴、高青、济南等关键港口,提出“阶梯式补贴”“智慧航道协议”等优化方案,形成《小清河航运优化报告》等核心成果,量化验证内河运输降本增效方案。项目创新实践青年提案直通省厅机制,拓展校地合作维度,为交通强国建设提供可量化、可复制、可推广的青年实践新范式。

“青春赋能,知行先锋”实践团队

团队名称:“青春赋能,知行先锋”实践团队

项目名称:交通智慧助推乡村振兴,客运优化编织城乡纽带

所属单位:轨道交通学院

ueditor/image_1755827747168.png

实践内容及成果:团队积极响应“鲁渝协作”号召,远赴重庆市忠县,投身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队紧扣“交融忠县”专项,依托专业特色,聚焦文旅调研、实地访谈、客运路线优化、推普行动等,形成特色路线优化方案,为忠县文旅融合发展注入青春动能。

“铁轨延绵,红色不息”大学生社会实践团队

团队名称:“铁轨延绵,红色不息”大学生社会实践团队

项目名称:“铁轨延绵,红色不息”——交通人故事寻访行动

所属单位:轨道交通学院

ueditor/image_1755827788132.png

实践内容及成果:团队以寻访交通行业优秀校友为主线,通过面对面访谈,深入挖掘交通行业的工匠精神与校友的职业感悟。队员们先后走访多位校友代表,聆听他们从校园到职场的奋斗历程,记录下他们对“交通报国 强国有我”的深刻理解。

“星火传脉”社会实践团队

团队名称:“星火传脉”社会实践团队

项目名称:追寻红色足迹,赓续精神血脉

所属单位:理学院

ueditor/image_1755827821990.png

实践内容及成果:团队赴中共山东早期历史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开展革命遗址调研与群众认知问卷调查。通过实地走访、情景体验深挖红色精神内核。

沂蒙红旅青春“交”响实践团队

团队名称:沂蒙红旅青春“交”响实践团队

所属单位:经济与管理学院

ueditor/image_1755827853752.png

实践内容及成果:沂蒙红旅青春“交”响实践团队依托经管学科优势,聚焦沂蒙革命老区,来到沂南县沂蒙红嫂纪念馆、孟良崮战役纪念馆及诸葛镇葛庄伏击战陈列馆,了解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进行红色文旅赋能;通过实地考察诸葛镇苗氏金鱼养殖基地、麒麟雪茄生态园,进行深入调研,探讨产业链升级方案;针对山区地形制约,师生团队重点调研沂水县与沂南县的交通工程,在与当地村民的交流中探索交通强基引领乡村振兴实践新范式。项目形成关于沂南县和诸葛镇“交通网络优化+红色文旅”融合模式下助力乡村振兴的详细调研报告及分级路网优化方案,产出全程纪实视频,助推“挑战杯”“三创赛”等竞赛项目孵化,培养青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意识。

“丹心筑梦”实践团队

团队名称:“丹心筑梦”实践团队

项目名称:“丹心筑梦”:科创竞赛视域下泰安市龙廷镇红色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调研

所属单位:经济与管理学院

ueditor/image_1755827880676.png

实践内容及成果:团队奔赴泰安市龙廷镇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调研活动。团队聚焦红色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开展专题调研。通过实地走访、数据采集及访谈交流等方式,深入食品及电商产业园、“中国淘宝村”毛刷基地北站村、制刷厂组装车间、红色掌平洼村等地,对企业、门店和村落进行走访,真切感受乡镇经济的发展动力。团队系统地梳理当地红色资源,评估乡村经济活力,观察民生现状。成员们汇总整理调研数据并进行深度分析,通过数字赋能、文创产品开发等途径,为龙廷镇量身定制文旅产业融合升级方案,重塑红色资源活化利用路径,推动当地红色文化传承与产业升级的深度融合,促进革命老区实现振兴与高质量发展。

青春寻访实践团队

团队名称:青春寻访实践团队

项目名称:“运河路上写青春”——运河线沉浸式主题寻访活动

所属单位:经济与管理学院

ueditor/image_1755827914837.png

实践内容及成果:团队组织开展“运河路上写青春”——京杭运河(山东段)沉浸式主题寻访实践活动。

团队先后深入济宁汶上、泰安东平、聊城临清三市,沉浸式探访了济宁河道总督署遗址、南旺枢纽博物馆、泰安东平戴村坝、临清运河钞关以及临清古胡同、老街巷等代表性节点。通过与当地职能部门工作人员、非遗传承人及运河沿岸居民深入交流,队员们不仅深刻感知了运河文化魅力,更重点聚焦于挖掘古代漕运精神、水利工程智慧及现代水运发展成就,深化行业认知,厚植专业自豪感,强化“交通报国”的使命担当。

外国语学院语言服务实践团队

团队名称:外国语学院语言服务实践团队

项目名称:“聚焦‘一带一路’,赋能跨境电商”语言服务实践队

所属单位:外国语学院

ueditor/image_1755827950955.png

实践内容及成果:团队分赴泰安肥城、滨州邹平、德州宁津等多地电商企业开展实地调研和语言服务。团队成员扎根基层,在与企业的深度交流中,充分运用专业知识,为跨境电商业务提供精准的语言支持。

在肥城山东傲饰服务有限公司,队员们将企业宣传画册译为英、日、俄版本,以多语种之力打破沟通壁垒,让傲饰服饰的品牌故事跨越国界。在MTM下单系统操作时,快速核对商品信息,精准录入交易参数后提交订单,紧盯状态并灵活调整,高效完成批量下单任务。

在邹平山东开泰集团,实践团队参观智能抛喷技术研究院、企业文化展厅及电商业务部,近距离观察企业在跨境电商领域的创新实践,详细了解企业的跨境电商运营模式及产品出海所遇到难题。

在宁津山东富士制御电梯有限公司,团队成员参与企业日常运营、营销推广、店铺运维、数据采集、技术支持等工作,同时,实践队充分发挥自身专业的语言优势,完成了小语种直播、国际物流选择与订单处理、跨境客服服务等相关工作,为企业提供精准、高效的语言服务。

“艺创艺美”

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团队

团队名称:“艺创艺美”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团队

项目名称:“艺路筑梦焕乡颜,交通报国助振兴”社会实践活动

所属单位:艺术与设计学院

ueditor/image_1755827981236.png

实践内容及成果:团队携手崮云湖街道炒米店村,开展“艺路筑梦焕乡颜,交通报国助振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完成近300平米墙绘,绘就炒米店村文化新貌,探索艺术赋能乡村振兴新图景,以青春力量助力乡村焕新颜。

“法润兵心”实践团队

团队名称:“法润兵心”实践团队

项目名称:法韵韶华织红梦,以声传情扬军魂

所属单位:交通法学院

ueditor/image_1755828028054.png

实践内容及成果:本次实践以法治服务进军营为核心,实践团队在长清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值班解答法律咨询,开展普法宣传;协助区人武部整理档案,提升工作效率;赴石麟山烈士陵园接受红色教育;举办“学《共产党宣言》·悟真理力量”主题党日暨共建活动。通过系列实践活动,提升服务对象的法律意识与业务能力。

“思政育人·社区共行”宣讲团队

团队名称:“思政育人·社区共行”宣讲团队

项目名称:“青春伴学·思政同行”社区课堂一体化宣讲行动

所属单位:交通法学院

ueditor/image_1755828059740.png

实践内容及成果:本次实践活动聚焦青少年安全成长与思政融合,宣讲团队深入校园,开展涵盖防溺水、交通等多维安全教育。宣讲团队创新运用情景模拟、互动问答等趣味形式普及安全知识,旨在提升学生的自护意识和应急能力,促进安全教育实效性与思政育人引领性的双效并进。

“古城心建”社会实践团队

团队名称:“古城心建”社会实践团队

项目名称:“古城心建”——探索新时代古城文化的新发展路径

所属单位:交通法学院

ueditor/image_1755828086142.png

实践内容及成果:团队奔赴聊城市东昌府区、潍坊市青州市,开展以 “探古城底蕴,助文旅发展” 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队成员穿梭于东昌府古城、青州古城的街巷,驻足运河博物馆、青州博物馆展厅,用脚步丈量历史,以专业视角探寻古城文化赋能旅游发展的密码,推动专业实践与文旅调研深度融合。 

“路通心联·理润乡野”实践团队

团队名称:“路通心联·理润乡野”实践团队

项目名称:“路通心联·理润乡野” —— 青春向党筑梦交通 理论宣讲助力振兴

所属单位:交通法学院

ueditor/image_1755828114204.png

实践内容及成果:团队赴日照开展暑期“三下乡”实践,在日照会展中心开展主题理论宣讲,走进乡村,用“流动课堂”普及交通知识与法规。

职业解码先锋团队

团队名称:职业解码先锋团队

项目名称:“法条经纬,职途方圆”——基于职业生涯人物访谈的当代法学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路径调查研究

所属单位:交通法学院

ueditor/image_1755828141822.png

实践内容及成果:项目以职业生涯人物访谈为核心形式,成员依托各自实践或见习单位推进工作,通过问卷数据、实地访谈等方式获取调研结果。与行业从业者交流互动,收获专业精准的发展建议。从而帮助法学专业大学生深入探索目标行业,逐步明晰职业路径,开启职业发展新篇。

“泉心义”志愿服务团队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团队名称:“泉心义”志愿服务团队

项目名称:“济南历史名人文化遗产活化路径研究”调研

所属单位:国际教育学院、顿河学院

ueditor/image_1755828176081.png

实践内容及成果:团队开展“济南历史名人文化遗产活化路径研究”调研活动,赴济南扁鹊故里、曾巩纪念馆、老舍故居等地实地参观。通过走访故居遗址等,收集相关的民间资料,为文化遗产活化利用提供基层实践依据,形成文化手册,助力城市文化品牌建设。

“星海筑梦”暑期社会实践团队

团队名称:“星海筑梦”暑期社会实践团队

项目名称:“蓝智惠民·乡域共生”以协同宣介构建海洋科普与社区服务新图景

所属单位:航运学院

ueditor/image_1755828203035.png

实践内容及成果:“星海筑梦”暑期实践团队联合威海毕家疃社区,以“航海文化润童心,蓝色梦想共启航”为主题,通过调研交流、文化宣讲、手工体验、实地参观等形式,为社区儿童播撒航海报国的种子,树立海洋强国意识与蓝色职业理想,让星辰大海的壮阔叙事,在少年心海扬帆起航。

“筑梦蔚蓝”暑期社会实践团队

团队名称:“筑梦蔚蓝”暑期社会实践团队

项目名称:“‘驿’路通途,乡兴筑梦”——探索交通筑基打造乡村振兴新路径

所属单位:航运学院

ueditor/image_1755828233167.png

实践内容及成果:团队扎根兖州新驿镇,把课堂搬到乡村一线,绘制冷链物流“思维地图”,直播带货金银花茶,古法酱油非遗云上推广,入户助老,与村干部围炉共话“抱团发展”,为幼儿园科普航海文化与交通安全,把实践搬进田野,助农增收、童心筑梦。

航运学院新媒体中心志愿者团队

团队名称:航运学院新媒体中心志愿者团队

项目名称:航运学院“新媒体中心”调研乡村民宿发展实践团赴烟台市蓬莱区三里沟古槐人家民宿开展“走进民宿一线,助力乡村振兴” 

所属单位:航运学院

ueditor/image_1755828259137.png

实践内容及成果:航运学院新媒体中心志愿者赴蓬莱,叩访城区与民宿,触摸城市温度,探寻经营之道;探访三里沟,解码乡村振兴;驻长岛志愿服务,护交通顺畅。队员在实践中成长,深悟服务价值与集体力量。

“筑梦星火”志愿服务团队

团队名称:“筑梦星火”志愿服务团队

项目名称:“筑梦星火“志愿服务队支教帮扶

所属单位:航运学院

ueditor/image_1755828285046.png

实践内容及成果:针对留守儿童的性质,开展远程连线海洋科普、防溺水宣讲、检察院—服务队共普法等特色课程;慰问老党员感受信仰的力量,获山东广播电视台闪电新闻报道,生动展现交院学子服务基层、助力乡村的青春风采。

 “弦歌不辍,美育赋能”社会实践团队

团队名称: “弦歌不辍,美育赋能”社会实践团队

项目名称:“乐动黄河,美育乡行”——黄河流域邹鲁地区乡村振兴美育助力计划

所属单位:船舶与港口工程学院

ueditor/image_1755828309088.png

实践内容及成果:实践团队赴山东省济宁市开展了“三下乡”美育实践活动。团队通过艺术课堂、文化调研、成果展演等形式,为兖州一中高中生提供乐理教学、红色音乐传承、非遗体验等实践内容,助力中学美育发展与传统文化传播,为学生搭建展示平台,激发他们的艺术创造力和自信心。

“融翼筑梦”社会实践队

团队名称:“融翼筑梦”社会实践队

项目名称:“多维筑基·融适共生”-残障儿童社会融合能力提升工程

所属单位:船舶与港口工程学院

ueditor/image_1755828337051.png

实践内容及成果:实践队走进威海市中康中医医院,以“多维筑基·融适共生”为理念,通过防拐演练、能力训练、心理疏导等系列活动,为残障儿童搭建融入社会的桥梁,增强其自我效能感与归属感。

“交韵田和 文明赋能”社区服务实践团队

团队名称:“交韵田和 文明赋能”社区服务实践团队

项目名称:“交韵田和 文明赋能”——探索新文科背景下商科赋能交通文明实践的路径

所属单位:国际商学院

ueditor/image_1755828364725.png

实践内容及成果:实践团队立足威海市田和街道,打造了“理论学习+实地调研+实践体验”的实践模式,赴郭永怀事迹陈列馆等地开展了现场教育,针对威海北站等交通地标进行了实地调研,体验了苏绣、漆扇等传统文化技艺,参与了公益大集等全龄服务实践,推动商科知识助力社区交通文明建设。

“蜂交”实践团队

团队名称:“蜂交”实践团队

项目名称:劳动惠蜂农,网路助村旅——“交通+乡村旅游”大中小一体实践路径探索

所属单位:国际商学院

ueditor/image_1755828404562.png

实践内容及成果:实践团队结合交通规划、电商运营等专业知识,搭建线上销售平台,设计蜂主题乡村旅游线路;到一战华工纪念馆,十八里担架道进行思政教育。实践团队在主流媒体发布100余篇新闻稿,帮助蜂农生产蜂蜜200余斤,引流游客数300余人,为“交通+旅游+劳动教育”融合发展提供可借鉴经验。

莘莘交院学子,用脚步丈量祖国河山,用魄力汇聚时代精神,奋进新征程。我们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热门推荐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