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文化强国战略,探索科技助力非遗传承的创新路径,近日,山东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雕心斫艺”团队奔赴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围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嘉祥石雕开展数字化传承与创新实践,以科技力量为古老石雕技艺注入新活力。
嘉祥石雕历史悠久、技艺精湛,但在当下的传播中依然面临受众老龄化、传播渠道单一等困境。依托计算机专业优势,团队将数字采集、网页设计、短视频制作等技术融入非遗保护全过程,让石雕文化“触网出圈”。实践中,调研组成员走进曾庙、武氏祠、法云寺等石雕集中地,通过视频拍摄、问卷调研等方式,对石雕纹样、工艺细节、整体布局进行全景化记录,用镜头与纸笔记录珍贵文化记忆。并同步构建数字素材库,对每件作品的题材类别、工艺特点和文化寓意进行结构化整理。这不仅为石雕史料保存提供了数字凭证,也为后续多媒体传播与研究提供了高质量数据支撑。
宣传组利用所采集的素材,搭建了交互式“石雕数字展厅”网页。展厅采用响应式设计与数据库检索功能,用户可按年代、纹样类型、材质等标签快速浏览作品,并配有深度文化解读与音视频资料,让传统石雕在指尖“活起来”。此外,团队还制作了5分钟非遗微课、快闪视频与科普短片,借助大数据推荐机制触达更多年轻群体,实现线上线下双向传播。
团队成员表示:“作为计算机学院的学生,我们不仅是记录者,更是技术赋能者。通过数据库建模、图像处理、网页交互设计等专业技能,我们让石雕文化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未来,我们计划将人工智能图像识别和三维重建技术引入石雕数字化保护,让观众不仅能‘看’到石雕,还能在线上‘触摸’和‘体验’这份千年匠心。”
此次实践,团队在传承与创新的交汇点上交出了一份“科技答卷”,让非遗石雕在数字世界焕发新生机。计算机学院“雕心斫艺”团队将持续发挥专业所长,把文化内涵与技术手段深度融合,让传统技艺走得更远、传得更久,在文化强国建设中贡献青春与智慧。(通讯员:周彦萌,孙嘉瑜)
近日,山东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雕心斫艺”团队奔赴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围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嘉祥石雕开展数字化传承与创新实践,以科技力量为古老石雕技艺注入新活力。
2025-08-19 来源: 山东教育在线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山东旅游职业学院文博与艺术系于7月26日至30日开展了2025年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2025-08-18 来源: 山东教育在线
8月14日至15日,全国十五城市综合大学联席会议第十四次会议在长春大学召开,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刘宗明带队参加会议。
2025-08-17 来源: 山东教育在线
绿茵场上,足球小将激烈拼抢,赢得场边阵阵欢呼。这样的场景时常在青岛九中的校园中上演,可以视作九中体育教育最生动的注脚。
2025-08-15 来源: 山东教育在线
济南市制锦市街小学2021级1班的同学们在家委会精心组织下,走进济南市气象馆,开启了一场沉浸式气象科学探索之旅。
2025-08-15 来源: 山东教育在线
2025年8月13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泰安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保障情况新闻发布会,泰安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通报了义务教育招生入学保障有关情况。
2025-08-15 来源: 山东教育在线
在刚刚结束的2025世界机器人大赛山东省选拔赛中,潍坊市利昌学校 潍坊市利昌学校成功斩获山东省冠军、季军和省二等奖。
2025-08-15 来源: 山东教育在线
2025年8月2日至9日,山东科技大学“沂路生花·乡韵新生”乡村振兴实践团赴淄博市沂源县开展为期8天的实践调研
2025-08-14 来源: 山东教育在线
近日,第十八届全国中学生创新作文大赛全国总决赛落下帷幕,我市54名学生作品获奖,其中一等奖5名,二等奖27名,三等奖22名,获奖数量居全省前列。
2025-08-12 来源: 山东教育在线
8月7日,济南一中初中部2023级(2)班的同学们走进承载千年文明的山东博物馆,开启了一场别具一格的文化研学之旅。
2025-08-10 来源: 山东教育在线
8月10日,淄博实验中学2002级5班校友回访母校,为母校捐赠砖雕纪念品。校长惠伟伟,任课教师郭培芹、韩军、蔡双参加捐赠仪式。
2025-08-10 来源: 山东教育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