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教育资讯 » 青春三下乡|“滇鲁情深,‘翼’同前行”——滇鲁情深共筑梦,文化交融共成长

青春三下乡|“滇鲁情深,‘翼’同前行”——滇鲁情深共筑梦,文化交融共成长

7月31日,云南宁蒗小凉山学校的报告厅变身璀璨舞台,山东女子学院“滇鲁情深,‘翼’同前行”实践团队与当地学生共同呈现的暑期夏令营结营汇演在此举行。这场90分钟的视听盛宴,通过8个精心编排的节目,生动展现了为期两周的支教成果,见证了孩子们令人惊喜的成长蜕变。学校教师代表和部分学生家长共同观看了此次汇演。

多元文化碰撞:传统与现代的交融

汇演在彝族传统舞蹈《赶圩归来阿哩哩》中拉开序幕。12名身着民族服饰的学生踏着轻快步伐,衣袖翻飞间尽显彝乡儿女的灵动。紧随其后的《阿细跳月》创新性地将足球技巧融入民族舞蹈,转身、传球、跳跃间展现出孩子们在体育课上的学习成果。

文化交融环节亮点纷呈:黄梅戏《女驸马》的童声版演绎中,孩子们翘起兰花指的模样引得满堂喝彩;全英文儿童剧《哪吒闹海》则展现了学生们从“单词卡壳”到“流利飙戏”的语言突破。支教团队创新采用“角色扮演游戏”和“台词积分制”,让传统文化与国际表达在舞台上实现完美对话。

图为《赶圩归来阿咧咧》舞蹈展示。 姜李吉 李加爽 供图

图为英语儿童剧《哪吒闹海》节目展示。 姜李吉 李加爽 供图

创意之美绽放:艺术与自信的共生

美工课程成果《我们》展示环节成为汇演的一大亮点。学生们手捧自己创作的艺术品依次登台:纳西东巴文团扇上古老的文字诉说着神秘传说,彝族火把图腾纸盘跃动着炽热情怀,传统云纹装饰流淌着千年文脉,而最引人注目的是一组融合了潍坊风筝元素的创意作品——彩绘燕子风筝在舞台上轻盈舞动,将山东非遗的灵动之美与小凉山的民族特色完美交融。这个由支教团队精心设计的环节,不仅展示了孩子们的艺术才能,更见证了鲁滇文化碰撞出的创意火花,以及孩子们对多元文化的全新认知与热爱。

图为《我们》汇演节目的作品展示。 姜李吉 李加爽 供图

深情告别:成长与希望的延续

汇演在师生合唱《明天会更好》的温暖旋律中走向尾声。歌声里流淌着两周来的珍贵记忆——课堂上的欢声笑语、手把手教学的温暖瞬间、共同攻克难关的执着坚持。泪水与笑容交织中,支教队员与孩子们相拥告别,相约未来。

图为汇演师生共同合影。姜李吉 李加爽 供图

此次汇演是山东女子学院与云南丽江市教体局、宁蒗县小凉山学校深度合作的生动缩影。当山东的教育热忱遇见云南的民族风情,当传统文化融入当代教育实践,舞台上绽放的不仅是才艺,更是乡村振兴中最鲜活的教育图景。正如实践团队负责人所说:“这不是终点,而是孩子们向更广阔世界启航的新起点。滇鲁情深的故事,未完待续。”

 

(通讯员 徐影)

热门推荐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