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教育资讯 » 山东大学学生团队奔赴浙江温州,跨学科创意实践助力乡村振兴

山东大学学生团队奔赴浙江温州,跨学科创意实践助力乡村振兴

2025年7月,在山东大学广告研究中心“青年品牌官”成长计划与浙江省温州市青年可持续发展驻村计划联合支持下,一支由新闻传播学院、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学生共同参与的实践团队,赴浙江温州“大上林垟”发展片区,以“青年驻村+媒体赋能+流量激活”的创新模式,开展为期15天的乡村品牌建设实践。团队通过拍摄非遗专题视频、开展社会调研,为传统乡村注入青春活力,探索新媒体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新路径。

跨学科组队 深入研究乡村文化传播

习总书记在2022年4月11日考察海南省五指山市时指出:“乡村振兴要在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上下功夫,继续做强做大有机农产品生产、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产业,搞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全面振兴有效衔接。”非遗手艺是世代相传、具有历史文化价值且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传统技艺;新时代传承非遗手艺,既是守护民族文化根脉、增强文化自信的需要,也是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

做好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事业,要推动“非遗”成为文化振兴载体走出乡村。近年来,新媒体作为依托数字技术、通过网络和智能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与服务的新兴传播形态,可通过直播带货、视频推广等多元、新兴形式,助力乡村农产品销售、文化传承与品牌塑造,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此次“青年品牌官”专项任务旨在通过新媒体技术助力乡村品牌塑造,探索新时期乡村文化振兴的新路径。八位本科生,多学科组队,优势互补,将新闻传播的策划创意制作能力、哲学与社会发展的调研分析能力、国际教育的跨文化研究能力,应用于乡村非遗传承与乡村文化传播实践。

图 1 团队在上林垟村党群服务中心前与村支部书记的合影

多视角调研 创意传播定格非遗魅力

驻村15天,“青年品牌官”实践团队深入浙江温州,调研地方非遗项目,对话非遗传承人。截至目前,团队已完成瓯漆、瓯铜、蛋画、锔艺等省、市级非遗项目的拍摄工作,已经产出5支、总1小时以上的视频成果,预计在地方文旅平台进行发布。

图 2 对话瓯漆第四代传承人李伟(左)

图 3 拍摄瓯铜图影

图 4 对话瓯铜技艺传承人毛芳族(左一)

物质承载技艺,技艺传承精神。瓯漆、瓯铜、蛋画、锔艺,一个个厚重的名字背后,是大刀阔斧或精耕细作的手艺,也是对话自然和物我一体的精神。对一个个非遗项目的调研、拍摄,与一位位传承人的对话、交流,让实践团队成员收获颇多。

在传统手工艺受到市场冲击的背景之下,瓯漆第四代传承人李伟始终以天然生漆为原料——这是一种传承,但同时也是一种挑战。要制“大漆”,首先要与漆“对话”:从漆树上割采而来的生漆含有“漆酚”,会让绝大多数人过敏,因此漆器手艺人需要咬牙熬过过敏期。数十年的汗水凝结成一件件臻美华彩的器物,李伟作为浙江省级非遗代表人物,其作品既保留传统手工肌理,又融入现代创新审美。团队深入对话李伟,用镜头定格下他“一器一漆,一生一事”的坚守。

平阳的另外两项代表性非遗技艺铜雕与蛋画,更呈现出世间两种瑰丽。瓯铜是一种有序的狂放,锤敲钉凿,赋铜予形,手艺人从一块或者一面金属之中“取”出一件件作品,或人物栩栩,或工笔精微;蛋画则是一种大胆的精耕,在1毫米厚度不到的蛋壳之上,画者游云惊龙,笔尖腾挪变换,时刻屏息凝神,稍有颤抖便会击穿蛋壳,功亏一篑。然而,两种技艺却又有着共通之处:纵然瓯铜如何粗放,总要从精细的构思起步;即使蛋画万般精细,却也需画者“细中有粗”,笔妙胆大。两种手艺的技法与精神相辅相成,团队将这两种特色非遗定格在镜头之中,敲定不同视频风格,分别锚合不同的展现侧重。

图 5 拍摄蛋画技艺传承人叶立辉

图 6 拍摄蛋画非遗

而“锔艺”,则又是与上述特色非遗不同——或者可以说,与世间诸多手工艺迥异的手艺。中国有句古话,叫“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这一说法便是从锔瓷行当中流传出来的。简单来说,这是一门对抗“破碎”,“重圆破镜”的技法;手艺人将打碎的瓷器,用像订书钉一样的金属“锔子”锔合,进而修复得滴水不漏。虽不可“天衣无缝”,但也使破碎的器物重获新生,另添一种韵味。锔艺第七代传承人刘清珍本身喜爱研茶、收藏器皿,后续自然了解并爱上了锔艺。从她身上,团队看到了真正的匠人精神,镜头不光记录下一种独特的技艺,更将一种诚挚的坚守具象化。

图 7 对话锔艺第七代传承人刘清珍(右)

图 8 拍摄锔艺传承人刘清珍

乡村有青年 青春赋能乡村振兴事业

以新媒体内容生产与创意传播助力乡村非遗传承,塑造乡村品牌形象,进而促进乡村文化振兴,是新兴的尝试,也是有意义的探索。经过充分调研、对话以及有序拍摄,团队力求在视频成果中出色呈现平阳非遗的独特魅力,让更多人了解乡村非遗的传承故事,喜爱上这一门门独具特色的手艺。

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臧丽娜教授是本次驻村活动的指导教师,她说:“在浙江驻村实践中,新传学子牵头组建多学科团队,以新媒体技术为笔,生动记录乡村振兴进程;借融媒体平台为桥,有效传播乡村特色形象,为乡村文化振兴贡献了智慧与力量。期待更多山大学子发挥专业优势,深度参与乡村振兴实践,推动形成‘青年赋能乡村’的长效机制,让青春力量持续为传统乡村发展注入新动能,助力乡村振兴事业在青年参与下迈向更广阔的未来。”

图 9 团队合影

文/赵成擘

图/全安臻 黎美瑜 赵成擘 赵祥鹏 曾凡萱

热门推荐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