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教育资讯 » 山东科技大学学子开展“禁毒反诈青春行”普法实践

山东科技大学学子开展“禁毒反诈青春行”普法实践

为推进禁毒与反诈宣传教育走深走实,增强群众安全防范意识,近日,山东科技大学“微芒荧光”志愿服务队开展“禁毒反诈青春行”系列普法活动。通过“学—讲—演”全链条实践,覆盖社区广场、景区展馆、暑期托管班、村头巷尾等多类场景,为基层群众送上“安全防护大礼包”。​​

活动首站,团队走进青岛市禁毒预防教育展馆,通过参观“全民禁毒”“依法禁毒”“一念之差”“中华之殇”“邪恶之花”等7个展厅,系统学习了解毒品种类、危害及识毒防毒知识。展馆内,传统毒品与新型合成毒品模型、“识破毒品陷阱”等互动体验装置、真实案例视频等“活教材”构成了一堂生动的警示教育课。在“VR毒驾体验”区,队员们沉浸式感受“毒驾”的危险场景,切身理解“毒驾”为何被称为“移动的定时炸弹”。“禁毒不是别人的事,人人都是防线。这些知识我们不仅要自己记牢,也要讲给更多人听。”队员张昕彤深有感慨。

 

禁毒是守护身体的防线,反诈则是守护财产的屏障。这种从“生命安全”到“财产安全”的思考延伸,正是团队将“禁毒”与“反诈”列为普法重点的初衷。带着这些认知,团队整理了“常见毒品伪装形式”“电信诈骗十大套路”等内容,定制宣传画册和普法凉扇,深入景区展馆、社区广场、托管班和村头巷尾,以“宣传+互动”模式开展普法。

在新华书店门口,正值学生客流高峰,队员们结合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发放图文并茂的禁毒宣传手册,讲解新型毒品伪装形式、剖析毒品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严重危害。在市博物馆等展馆周边游客休息区,针对暑期游客增多的特点,团队向亲子家庭重点普及“旅游中如何防范毒品陷阱”“扫码领奖诈骗的新套路”等内容。不少家长表示这样的宣传 “及时又实用”。

在市南区老舍公园广场,队员们将普法凉扇和防诈宣传画册发放到居民、游客手中,吸引了纳凉群众的驻足。“大爷,您看这个宣传画册,上面画了‘冒充快递理赔’‘虚假投资理财’的常见诈骗套路,要是接到‘客服’说要给您退款,千万别点链接!”结合近期高发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例,队员们传授 “三不一多” 等防骗技巧,现场发放宣传手册300 余份。

 

暑期托管班里,队员化身为“安全老师”,通过动画短片、情景模拟等形式,为孩子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禁毒反诈课。“陌生人给的饮料能喝吗?”“接到说你中大奖的电话该怎么办?”问题引发孩子们热烈讨论,在互动中帮助他们树立自我保护意识。

 

村头巷尾间,队员们走村入户,面对面向村民讲解禁毒法律法规和反诈常识。针对农村地区老年人较多的情况,用方言耐心讲解保健品诈骗、冒充亲属借钱等常见骗局,结合真实案例逐一解析;手把手教老人在手机上设置诈骗电话拦截功能、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

从展馆学习到基层宣讲,“微芒荧光”志愿服务队用实际行动织密基层安全防护网,有效提升了群众对禁毒与反诈工作的知晓率和参与度。下一步,团队将继续拓展宣传渠道,创新活动形式,让禁毒反诈等法律知识真正走进群众心里,为建设平安社会贡献青春力量。

(通讯员 上官佳诺 供图:上官佳诺 徐治扬 张昕彤 尚思含)

​​

热门推荐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