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教育资讯 » 德州学院:青春实践探企业,非遗情暖系桑榆

德州学院:青春实践探企业,非遗情暖系桑榆

以青春之笔描摹发展,以实践之行赋能乡村。为深植乡村振兴的时代沃土,呼应国家战略的号召,德州学院“赋能青春”志愿服务队怀揣赤诚,于2025年7月8日至10日到宁津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他们以产教融合为笔,在基层大地勾勒发展蓝图;以红色基因与非遗文脉为墨,晕染文化传承的绚丽色彩。青年学子以青春之姿扎根大地,让知识的光芒在服务中灼灼绽放,在时代的卷轴上,写下属于新一代的赤诚篇章。

企业研学拓视野,产教融合赋新能

志愿服务队走进山东富士制御电梯有限公司。在企业负责人带领下,队员们参观了企业展厅,了解企业发展历程与荣誉成就;深入生产车间,实地考察自动化流水线和机器人作业等智能制造场景;并与企业代表围绕业务发展、技术创新及人才需求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座谈交流。此次研学活动让队员们直观感受到电梯制造的智能化变革,明确了行业对人才的专业技能要求,激发了队员们精进专业学习的动力。

童心守护筑梦想,银龄关爱暖桑榆

趣味课堂里,科学的种子在童心发芽。在胡苏社区,志愿者化身“科普向导”,用科学实验的奇妙现象解锁密度原理,以创意手工点燃想象火花,借安全小课堂筑牢成长防线。蝉鸣与欢笑声交织中,知识的清泉浸润着孩子们的暑期时光,也让队员们读懂陪伴与引导的重量。

当数字浪潮奔涌向前,一支志愿暖流正为银发族奋力撑起安全与便捷的双翼。志愿团队聚焦老年群体,精心开设“防诈骗+智慧银龄”科普课堂。队员们以案说法,深入浅出拆解养老、电信诈骗套路,倾囊相授实用反诈锦囊;耐心辅导,手把手助力老人掌握智能手机操作、线上预约就医等技能,有效弥合“数字鸿沟”。从识破骗局陷阱到拥抱便捷生活,点滴行动间传递着对银发群体的深切关怀与赋能,让科技温度浸润桑榆晚景。

红旅铸魂非遗添彩,文化根脉滋润心田

红色基因藏着精神密码,非遗文脉印着生活印记。服务队先至渤海军区旅纪念馆,锈迹枪械、泛黄战地日记,静静诉说烽火岁月的激荡,队员们在历史回响中体悟先辈赤诚。转身走进蟋蟀文化馆,百年斗蟋习俗、文人吟咏,让小虫成为解读地方文化的钥匙;黑陶工坊里,“薄如纸、亮如漆”的古艺在指尖流转;剪纸窗前,传承人巧手下朱红成趣,刀剪间绽放民间艺术活力。红色记忆与非遗瑰宝交织,青年在沉浸式体验中厚植文化自信。

校地同心双向赋能,共谱发展崭新篇章

实践不止于体验,更在于联结与赋能。服务队既以专业所长反哺地方,也以青春视角传播宁津故事。此次活动架起校地协同的桥梁,共青团宁津县委与德州学院达成共识,未来将围绕乡村振兴、人才共育深化合作,让青年学子在基层实践中成长,为地方发展注入持续活力。从企业车间到社区街巷,从文化场馆到非遗工坊,“赋能青春”服务队以实干诠释青春担当,让知识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热门推荐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