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考试对增强青少年体质积极导向作用,引导家庭、学校和社会提高对学校体育的关注度和对“以体育人”的认知度,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参加阳光体育运动,学习并掌握2项以上终身受益的体育运动技能,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
2025年初中毕业生体育与健康科目学业水平考试包括运动参与、体质健康学年测试、体质健康毕业测试(必考项目、抽选考项目)和运动技能项目测试,满分70分。
(一)运动参与:共4分,初一到初四年级每学年1分。区县教育行政部门根据体育课程标准,制定学生运动参与评分细则。初中学校根据评分细则,在每学年末(初四下学期在运动技能项目测试前)对学生体育课程出勤率、体育课程学习成绩、课间体育活动参与情况等进行考核赋分。其中,因疫情原因,2022—2023学年,学生运动参与成绩按满分1分计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体育与健康科目总成绩。
(二)体质健康学年测试:共16分,每学年4分。根据考生每学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按比例折算。其中,2021-2022学年体质健康学年测试成绩按实际得分计入;因疫情原因,2022—2023学年体质健康学年测试成绩按满分4分计入;2023-2024、2024-2025学年体质健康学年测试成绩按照“合格考”方式组织并计入(即体质健康学年测试成绩达到及格及以上标准的,则该学年测试成绩计为4分;未达到及格标准的,允许在1个月内申请补测1次,补测后达到及格标准的,仍计为4分;补测后未达到及格标准的,以实际测试成绩计入)。
(三)体质健康毕业测试:由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在初四下学期统一集中组织,测试流程由区县确定。毕业测试每个考生必考1项、抽选考1项,共30分,其中必考项目20分,抽选考项目10分。必考项目和抽选考项目原始成绩满分为100分,均按比例进行折算后计入。
1.必考项目(20分):包括男1000米、女800米;
2.抽选考项目(10分):设A、B两类,每类设两个项目。A类:立定跳远或坐位体前屈;B类:引体向上或掷实心球(男),1分钟仰卧起坐或掷实心球(女)。由区县教育行政部门组织抽签确定类别,考生从该类别规定的项目中任选一项参加考试。
必考项目及抽选考项目评分按照《淄博市初中体育与健康科目学业水平考试各项目评分标准》(见附件1)执行。
(四)运动技能项目测试:共20分,具体测试项目以报名所在区县公布的测试项目目录为准,考生从测试项目目录中任选一项参加测试。由区县教育行政部门按照《淄博市初中体育与健康科目、艺术科目和高中体育与健康科目、艺术科目学业水平考试实施方案》(淄教体卫字〔2018〕35号)要求,在初四下学期统一集中组织,具体评分标准见附件1。
(一)确定抽选考项目。3月5日前,由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纪检监察部门、初中学校校长、教师代表和学生家长代表共同从抽选考项目类别中抽签确定1类,作为本区县抽选考项目类别向社会公布。抽签过程全程录像,接受社会监督。同时,一并公布本区县运动技能测试项目目录。
(二)做好考试报名。4月10日前,符合条件的2021级应届初中毕业生和参加2025年高中录取的往届毕业生,均须进行体育与健康科目学业水平考试体质健康毕业测试和运动技能测试项目报名。市外转入学生、往届生、复学学生及回原户籍地学生需按照报名所在区县教育行政部门要求,由转出学校(或原就读学校)及所在区县提供运动参与和体质健康学年测试成绩证明,报名时一并提供。
(三)制定实施细则。4月15日前,各初中学校完成所有考生体质健康毕业测试和运动技能测试项目确认,并提交区县汇总。各区县根据各项目人数及测试场地等,合理编排考务手册,形成本区县初中毕业生体育与健康科目学业水平考试实施细则,于4月20日前报市教育局备案后实施。
(四)统一组织测试。测试时间为5月5日—19日,各区县根据实际情况,在此期限内确定具体考试时间、地点,并及时向社会公布。免考、缓考、补考及外转入考生、往届考生等特殊情形参照《初中体育与健康科目学业水平考试特殊情形处理及成绩认定办法》(见附件2)执行。免考学生情况须在校内张榜公示,相关学生名单、证明材料由区县汇总并统一组织审核认定。
考试时,考场严格封闭管理并录像,考试工作人员持工作证上岗,考生持准考证参加考试。各考点记录员三项考试全部考完后,由考生签字确认。如使用信息化平台记录和统计成绩也需进行纸质版确认。各考点设立检录处和总记录处,检录处负责考生组织及信息核实等工作,总记录处负责学生成绩查对及汇总工作。补考按照《淄博市初中体育与健康科目、艺术科目和高中体育与健康科目、艺术科目学业水平考试实施方案》执行。
(五)成绩汇总上报。体质健康毕业测试和运动技能项目测试结束后,各区县要按照“汇总、校对、反馈、确认”的程序,逐一对所有考生的成绩进行核对,并于6月3日(星期二)前将审核后的本区县2025年初中毕业生体育与健康科目学业水平考试总成绩刻录到光盘密封好后报市教育局体卫艺科,密封处需加盖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公章。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初中体育与健康科目学业水平考试涉及考生切身利益,关系到千家万户。市、区县要加强对2025年初中体育与健康科目学业水平考试工作的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职责和工作制度,完善区县巡考工作机制和监考人员选派机制,加大考务工作人员专业培训力度,严格考试组织管理,确保考试工作顺利进行。
(二)严密组织,确保安全。各区县要采取有力措施,切实保证学生人身安全和身体健康,应本着“统一、集中、规范、方便考生”原则合理确定考点学校;考前,各初中学校要指定专人负责考试组织工作,做好考生宣传动员和诚信教育工作,科学有效地安排好考前练习和训练,做好安全防范措施,严防出现伤害事故。要完善学生身体健康状况监测和考前询问制度,考前要对每位考生体质状况进行询问,坚决消除因考生隐瞒不适宜剧烈运动的疾病(心肺功能异常等)带来的安全隐患。考试期间,各考点学校要配备必要的医护人员和自动体外除颤器(AED),负责做好突发疾病应急处置工作。考务人员要维持好考试场内秩序,确保考试过程中安全;对在考试中不认真执行有关规定和要求,造成安全责任事故的,将严肃追责问责。
(三)健全制度,严肃纪律。各区县要完善考试督查制度,严肃工作纪律,狠抓考风考纪,营造公平公正的考试环境。要加大对测试、评分等关键环节的检查力度,通过视频监控、实地抽查和巡视检查等多种方式加强监管,全体考务人员及考生要严格遵守考试纪律,坚决杜绝冒名顶替、弄虚作假、徇私舞弊等作弊行为。对违犯考试纪律的考务人员和有违纪作弊行为的考生,按照《学业水平考试违纪作弊考生及工作人员处理办法》相关规定予以严肃处理。各区县要设立监督举报电话,及时准确地解答考生及其监护人提出的问题,正确引导考生参加体育考试,各考点学校一并将区县监督电话张贴公布并接受监督。
新学期如约而至,为增强青少年的法治观念、预防青少年犯罪和杜绝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提高青少年的法治意识、安全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市中区关工委宣讲团走进市中区职业中专普法教育活动,用法治第一课“点亮”校园开学季。
2025-09-02 来源: 山东教育在线
为做好2025年秋季开学工作,凝聚学校发展共识,科学谋划新学期重点工作,8月28日下午,枣庄市市中区职业中专召开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班主任工作会议。
2025-09-01 来源: 山东教育在线
8月26日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发布《关于公布第二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名单的通知》(教师司函[2025]19号)文件
2025-09-01 来源: 山东教育在线
8月28日,在2025年烟台市普通高中教育教学工作会议上,烟台四中荣膺“烟台市普通高中教育教学工作表现突出学校”
2025-09-01 来源: 山东教育在线
7月25日是第五个世界防溺水日,为践行藏蓝青春的社会责任,进一步增强青少年安全防护意识,山东政法学院警官学院藏蓝之星实践服务队在滕州开展了一场以防溺水为主题的实践活动。
2025-09-01 来源: 山东教育在线
8月25日—29日,2025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决赛争夺赛(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赛道中职组)在江西工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隆重举行。
2025-08-30 来源: 山东教育在线
2025年8月28日,青岛电子学校作为全国唯一的中职学校受邀参加上合组织国家科教与经贸融合论坛,崔西展校长主持高教与职教赋能上合经贸合作分论坛并做专家报告。
2025-08-29 来源: 山东教育在线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推动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能力提升,以高质量辅导员队伍建设为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提供有力支撑,8月20日—24日,滨州职业学院举办2025年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训练营。
2025-08-28 来源: 山东教育在线
为增强领导干部凝聚力,进一步促进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2025年8月25日,章丘区东山小学召开了以“涵育成长力 润心向未来——办一所群众满意的优质学校”为主题的新学年全体干部会议
2025-08-28 来源: 山东教育在线
为帮助新任教师快速熟悉教学流程、规范教学行为,8月27日下午,教务处在103教室组织开展新任教师教学常规专题培训,全体今年新任教师参与此次培训 培训围绕教学核心环节展开,重点讲解两大内容
2025-08-28 来源: 山东教育在线
为推进学科传承创新发展,近期,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举行中医、康复专业青年教师拜师仪式。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谭成森出席仪式并致辞。
2025-08-28 来源: 山东教育在线
8月27日,市教育和体育局召开教体系统2025年秋季开学工作会议。市教育和体育局领导班子成员,局机关各科室、各事业单位负责人,全市各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参加了会议。
2025-08-28 来源: 山东教育在线
近日,山东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王雷教授团队研制的高海拔高寒地区氢氧热电四联供系统在西藏自治区那曲市成功试运行。
2025-08-25 来源: 山东教育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