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毕节职业技术学院聚焦毕节“绿色发展、人力资源开发、体制机制创新”三大主题,抢抓政策机遇,以人力资源开发为主线,面向区域产业培养急需人才,奋力为毕节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提供人才支撑。
强化思政引领。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落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关要求,获全国党建优秀创新案例2个,学校党委获“全省脱贫攻坚先进党组织”。配齐了思政队伍,开足了思政课,投入500万元建成思政课教学协同创新中心,承办了教育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贵州省)建设调度会,《虚拟仿真技术在职业教育教学中的创新应用》获得教育部立项结题,总结提炼《信息赋能思政贡献“三教”改革毕节案例》等4个创新案例,在全国全省思政教学竞赛中多次获奖。对接全国统一战线“地域+领域” 组团式帮扶,打造“同心”特色校园文化,提炼德育案例6个,建成“三全育人”典型学校,学校获中国教育在线2024年度“新媒体影响力高职院校”和“网络影响力高职院校”。
承办毕节市职业技能大赛。
强化社会服务。学校积极融入西部大开发战略,聚焦贵州省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主战略和毕节示范区“两区一典范一基地”四大定位,对接毕节市级首位产业——能源产业和各县规划主导产业——生态食品产业等重大产业布局,编制了《职业教育服务毕节新质生产力研究报告》,分析毕节市职业教育专业布局与地方需求匹配性,组建了绿色智慧能源(煤矿智能开采技术专业群)、生态食品(农产品加工与质量检测专业群)为重点,康旅民生服务(含医护类、旅游类、文化类)、乡村电商和建筑工程技术为支撑协同发展的专业群布局,契合毕节市产业发展和民生事业需求,实现了专业与产业精准匹配,推动职业教育与地方产业同频共振、互促共进,赋能毕节新质生产力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
成立东西部协作乡村电商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
强化基础支撑。学校位于毕节金海湖职教城,占地740亩,校舍建筑面积30多万平方米,专任教师580多人,“双师型 ”教师占比86%,开设7个系、3个教学部,在校生1.1万人,基本办学条件已全面达标,是贵州省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学校牵头成立穗毕人力资源开发协作产教联盟、毕节生态食品产业市域联合体、西南地区新型综合能源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东西部乡村电商产教融合共同体等多个产教融合平台,建成100余个实训基地与创新服务平台,“东西协作产教融合穗毕模式 ”获2022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智能矿山产教融合实训基地获2024年教育强国工程补助8000万元,学院为区域经济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做出了重要贡献。
承建毕节市智能矿山产教融合实训基地。
强化要素改革。学校“五金”等教学关键要素建设改革成效明显,形成了贴合地方产业专业集群,建成2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1个省级特色骨干专业群、4个省级特色重点专业,专业建设治理体系健全;构建了“两平台两模块”课程体系,建成71门职业教育在线开 放课程,岗课赛证专业群全覆盖;开发了新形态教材和校本教材96种,对接新技术、新工艺开发教材15本,开展18门新形态校本教材编写;内培外引建立了一支涵盖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教学名师、技能大师等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双师型”教师占比86%,省市教学创新和人才团队24个,省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2个;建成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贵州省山地数字农业实训平台等8个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316个,建成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
强化服务发展。紧密围绕毕节示范区“两区一典范一基地”主定位办学,为区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一是向能源等支柱产业培养输送了3万余名一线急需技能人才,形成的5个专业集群贴合毕节产业和贵州“四化”战略需求,70%毕业生服务贵州,40%服务毕节,助推了绿色发展和乡村振兴;二是技能培训支撑毕节人力资源开发,建成毕节乡村振兴学院等17个社会培训平台,获批137个工种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开展各类技能培训30 余万人日,认定2万余人次,助力培育毕节工匠“五大品牌”;三是积极推动应用技术创新支撑地方产业升级,建成10个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省级以上科研项目35项 5 ,授权专利28项,制定48项行业标准,服务20家小微企业技术研发,孵化30个创新创业项目,为区域产业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开展茶叶加工实训教学。
强化机制保障。落实《毕节市职业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实施意见》,争取毕节市教育局在毕节职院挂牌成立毕节职业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通过市级联席会议制度及市域产教联合体等建设,市能源局、工信局、农业农村局等主管部门大力支持毕节职院专业建设,108家企业与学校合作,共建产业学院 6个、校内外实训基地 316 个、 教师企业实践基地34个、技能工坊6个,参与人才培养、课程开发、实践教学等环节,双主体育人专业覆盖率达100%。
未来,学校将不断探索创新人力资源开发体系,为建设西部重要的人力资源开发培育基地、助推毕节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作出新贡献。
池涌 桂祥友
贵州教育报记者 王军
绿茵场上,足球小将激烈拼抢,赢得场边阵阵欢呼。这样的场景时常在青岛九中的校园中上演,可以视作九中体育教育最生动的注脚。
2025-08-15 来源: 贵州教育报
济南市制锦市街小学2021级1班的同学们在家委会精心组织下,走进济南市气象馆,开启了一场沉浸式气象科学探索之旅。
2025-08-15 来源: 贵州教育报
2025年8月13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泰安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保障情况新闻发布会,泰安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通报了义务教育招生入学保障有关情况。
2025-08-15 来源: 贵州教育报
在刚刚结束的2025世界机器人大赛山东省选拔赛中,潍坊市利昌学校 潍坊市利昌学校成功斩获山东省冠军、季军和省二等奖。
2025-08-15 来源: 贵州教育报
2025年8月2日至9日,山东科技大学“沂路生花·乡韵新生”乡村振兴实践团赴淄博市沂源县开展为期8天的实践调研
2025-08-14 来源: 贵州教育报
近日,第十八届全国中学生创新作文大赛全国总决赛落下帷幕,我市54名学生作品获奖,其中一等奖5名,二等奖27名,三等奖22名,获奖数量居全省前列。
2025-08-12 来源: 贵州教育报
8月7日,济南一中初中部2023级(2)班的同学们走进承载千年文明的山东博物馆,开启了一场别具一格的文化研学之旅。
2025-08-10 来源: 贵州教育报
8月10日,淄博实验中学2002级5班校友回访母校,为母校捐赠砖雕纪念品。校长惠伟伟,任课教师郭培芹、韩军、蔡双参加捐赠仪式。
2025-08-10 来源: 贵州教育报
8月9日上午,济南市育新小学三(4)中队的队员们来到山东省图书馆少儿馆,一起聆听“启文老师用甲骨文讲好中国故事”,踏上了神秘的汉字寻根之旅。
2025-08-10 来源: 贵州教育报
为生动展现我市教育工作者立德树人、潜心教学的精神风貌,营造浓厚选树宣传氛围,近日,就我市2025年“齐鲁最美教师(团队)”推荐对象进行展播。
2025-08-10 来源: 贵州教育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及省、市教育主管部门2025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有关文件精神和牡丹区教体局《2025年菏泽市牡丹区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工作实施意见》
2025-08-10 来源: 贵州教育报
为进一步规范学校招生行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协调发展,根据菏泽市教育和体育局《关于做好2025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
2025-08-10 来源: 贵州教育报
7月31日,云南宁蒗小凉山学校的报告厅变身璀璨舞台,山东女子学院“滇鲁情深,‘翼’同前行”实践团队与当地学生共同呈现的暑期夏令营结营汇演在此举行。
2025-08-10 来源: 贵州教育报
山东女子学院教育学院以“培根铸魂、厚基强能”为育人理念,组织21名师生于7月16日赴云南开展“滇鲁情深,‘翼’同前行”暑期社会实践。
2025-08-10 来源: 贵州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