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毕节职业技术学院聚焦毕节“绿色发展、人力资源开发、体制机制创新”三大主题,抢抓政策机遇,以人力资源开发为主线,面向区域产业培养急需人才,奋力为毕节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提供人才支撑。
强化思政引领。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落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关要求,获全国党建优秀创新案例2个,学校党委获“全省脱贫攻坚先进党组织”。配齐了思政队伍,开足了思政课,投入500万元建成思政课教学协同创新中心,承办了教育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贵州省)建设调度会,《虚拟仿真技术在职业教育教学中的创新应用》获得教育部立项结题,总结提炼《信息赋能思政贡献“三教”改革毕节案例》等4个创新案例,在全国全省思政教学竞赛中多次获奖。对接全国统一战线“地域+领域” 组团式帮扶,打造“同心”特色校园文化,提炼德育案例6个,建成“三全育人”典型学校,学校获中国教育在线2024年度“新媒体影响力高职院校”和“网络影响力高职院校”。
承办毕节市职业技能大赛。
强化社会服务。学校积极融入西部大开发战略,聚焦贵州省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主战略和毕节示范区“两区一典范一基地”四大定位,对接毕节市级首位产业——能源产业和各县规划主导产业——生态食品产业等重大产业布局,编制了《职业教育服务毕节新质生产力研究报告》,分析毕节市职业教育专业布局与地方需求匹配性,组建了绿色智慧能源(煤矿智能开采技术专业群)、生态食品(农产品加工与质量检测专业群)为重点,康旅民生服务(含医护类、旅游类、文化类)、乡村电商和建筑工程技术为支撑协同发展的专业群布局,契合毕节市产业发展和民生事业需求,实现了专业与产业精准匹配,推动职业教育与地方产业同频共振、互促共进,赋能毕节新质生产力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
成立东西部协作乡村电商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
强化基础支撑。学校位于毕节金海湖职教城,占地740亩,校舍建筑面积30多万平方米,专任教师580多人,“双师型 ”教师占比86%,开设7个系、3个教学部,在校生1.1万人,基本办学条件已全面达标,是贵州省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学校牵头成立穗毕人力资源开发协作产教联盟、毕节生态食品产业市域联合体、西南地区新型综合能源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东西部乡村电商产教融合共同体等多个产教融合平台,建成100余个实训基地与创新服务平台,“东西协作产教融合穗毕模式 ”获2022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智能矿山产教融合实训基地获2024年教育强国工程补助8000万元,学院为区域经济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做出了重要贡献。
承建毕节市智能矿山产教融合实训基地。
强化要素改革。学校“五金”等教学关键要素建设改革成效明显,形成了贴合地方产业专业集群,建成2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1个省级特色骨干专业群、4个省级特色重点专业,专业建设治理体系健全;构建了“两平台两模块”课程体系,建成71门职业教育在线开 放课程,岗课赛证专业群全覆盖;开发了新形态教材和校本教材96种,对接新技术、新工艺开发教材15本,开展18门新形态校本教材编写;内培外引建立了一支涵盖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教学名师、技能大师等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双师型”教师占比86%,省市教学创新和人才团队24个,省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2个;建成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贵州省山地数字农业实训平台等8个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316个,建成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
强化服务发展。紧密围绕毕节示范区“两区一典范一基地”主定位办学,为区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一是向能源等支柱产业培养输送了3万余名一线急需技能人才,形成的5个专业集群贴合毕节产业和贵州“四化”战略需求,70%毕业生服务贵州,40%服务毕节,助推了绿色发展和乡村振兴;二是技能培训支撑毕节人力资源开发,建成毕节乡村振兴学院等17个社会培训平台,获批137个工种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开展各类技能培训30 余万人日,认定2万余人次,助力培育毕节工匠“五大品牌”;三是积极推动应用技术创新支撑地方产业升级,建成10个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省级以上科研项目35项 5 ,授权专利28项,制定48项行业标准,服务20家小微企业技术研发,孵化30个创新创业项目,为区域产业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开展茶叶加工实训教学。
强化机制保障。落实《毕节市职业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实施意见》,争取毕节市教育局在毕节职院挂牌成立毕节职业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通过市级联席会议制度及市域产教联合体等建设,市能源局、工信局、农业农村局等主管部门大力支持毕节职院专业建设,108家企业与学校合作,共建产业学院 6个、校内外实训基地 316 个、 教师企业实践基地34个、技能工坊6个,参与人才培养、课程开发、实践教学等环节,双主体育人专业覆盖率达100%。
未来,学校将不断探索创新人力资源开发体系,为建设西部重要的人力资源开发培育基地、助推毕节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作出新贡献。
池涌 桂祥友
贵州教育报记者 王军
为进一步促进家校沟通,凝聚共育力量,新学期初,实验学校小学部开展家访活动,老师们走进家庭,与家长面对面进行有温度、有目标的沟通交流,共同助力孩子的健康成长。
2025-09-16 来源: 贵州教育报
新学期伊始,博兴县实验小学以“夯实教学常规、彰显学科特色”为核心,启动“一校一品・一科一韵”教学常规月活动。
2025-09-16 来源: 贵州教育报
9月10日,在第41个教师节到来之际,为弘扬尊师重教优良传统,表达对一线教师的深切关怀,听取教职工意见建议,根据学校党委统一安排,校领导分别深入各个系部走访慰问,与一线教师面对面座谈,共庆节日、共话育人、共谋发展。
2025-09-12 来源: 贵州教育报
近日,我校2024级酒店服务春考班学生房月蛟与其父亲(我校首届烹饪专业毕业生)专程来到学校,将一面书写“匠心培育金牌,师恩守护成长”的锦旗和一封感谢信,郑重交到学校领导与教师手中,以此表达对学校深切培育的感激之情。
2025-09-12 来源: 贵州教育报
9月10日下午,青岛西海岸新区第六初级中学在两河校区报告厅举办了以“春晖四方·育梦成光”为主题的教师节表彰大会。
2025-09-12 来源: 贵州教育报
9月10日上午,东营市人民医院儿童康复科李明芳老师和尚甜老师走进东营市特殊教育学校,运用儿童发育行为评估量表(儿心量表)为康复中心的孩子们开展专业评估活动。
2025-09-11 来源: 贵州教育报
9月11日,县教体局党组副书记、局长徐加言一行到单县一中调研,县教体局党组成员、单县一中党委书记王腾香,党委副书记、校长刘继友等陪同活动,双方在南校区行政楼二楼会议室举行会谈。
2025-09-11 来源: 贵州教育报
为进一步深化教学实践,提升课程教学质量,9月10日,烟台城乡建设学校组织召开人工智能通识课程教学研讨会。
2025-09-11 来源: 贵州教育报
在第4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为传承“青蓝工程”师徒结对的帮扶精神,弘扬尊师重教风尚,9月10日上午,我校举行了“青蓝同心传薪火,躬耕教坛敬师恩”主题活动。
2025-09-11 来源: 贵州教育报
近日,烟台德丰机电设备有限公司人力资源总监、人力资源经理一行来访我校赠送校企合作感谢信,对学院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方面的大力支持表达了深切谢意,学院领导、智能制造系及教务处相关人员出席。
2025-09-11 来源: 贵州教育报
为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生动展现我市教育工作者立德树人、潜心教学的精神风貌,倡导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助力新时代美德东营建设,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了2025年“东营市教书育人榜样”选树宣传活动,全市共有10位优秀教师入选。
2025-09-11 来源: 贵州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