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教育资讯 » 地市聚焦 » 加快建设教育强市!青岛迈出铿锵步伐

加快建设教育强市!青岛迈出铿锵步伐

青报教育在线讯 一年之计在于春。2月10日,市教育局举行鼓足干劲抓落实、加快建设教育强市动员大会,围绕抓好全年各项工作落实、加快建设教育强市进行动员部署,吹响奋进号角。

鼓足干劲抓落实,加快建设教育强市

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姜元韶在讲话中指出,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召开“开年第一会”,动员全省、全市改革创新、锐意进取,抓实项目建设,促进高质量发展,为做好新的一年工作吹响奋进号角、凝聚磅礴力量。要深入学习贯彻省市部署要求,心中想全年、突出抓首季,鼓足干劲抓落实,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加快建设教育强市打下坚实基础。

姜元韶要求,要迅速行动抓落实。强化干事创业、奋勇争先的责任感,坐不住、等不起的紧迫感,适应新形势、新要求,迅速调整工作状态,理清工作思路,推动各项工作早安排、往前赶,确保全年工作“开门稳、开门红”。

姜元韶强调,要聚焦重点抓落实。一是抓好上级重大部署的落实。落实全省抓改革创新促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突出抓好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校园足球人才培养改革、新型足球学校建设改革等国家级试点任务,积极争取省级改革试点,在教育改革中走在前、挑大梁,打头阵、当先锋。

落实全市以高质量项目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动员大会精神,把抓项目作为抓工作、抓发展的方法论,坚持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用项目思维来抓落实。进一步强化“三争”的敏感性和主动性,有的放矢争取资源。

二是抓好年度工作要点的落实。逐条细化重点任务,责任明确到个人、具体到时点,加强工作推进的计划性,狠抓工作调度,确保所有任务圆满完成。

三是抓好教育强市规划编制工作。进一步学习取经、放大视野、打开思路,把教育强市规划和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研究透、制定好、抓到位。

四是抓好高三教育教学工作。认真梳理期初调研发现的问题,加强对学校的分类指导和督促,抓实课堂教学改革和教师能力提升,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强化攻坚突破,立足坚实基础再出发

信心来自发展基础。近年来,青岛深化教育改革,强化攻坚突破,教育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成效。这都为下一步青岛教育更好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过去一年,青岛优质教育资源更加充足。青岛构建了与学龄人口变化相适应的学位供需动态监测机制,近三年新建改扩建学校228所,改造农村薄弱幼儿园183所,有力改善了学校办学条件。持续深化幼有优育突破、新校高位发展、初中强校提质、特色高中创建等攻坚举措,幼儿园公办率、优质率大幅提升到63%、90%。中小学集团化办学覆盖率达到85%,近几年新启用的107所中小学全部建成优质校,53所强校提质试点初中办学质量显著提升;青岛二中、五十八中新校区建设有序推进,7所高中迈入省级特色行列。

区市级及以上骨干教师达2.2万人,占全市专任教师的1/6,齐鲁教育名家、齐鲁名师名校长、省特级教师等数量均居全省首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进一步夯实。

过去一年,学生培养成果更加显著。启动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三年行动计划,深化分层教学、精品课程建设、校长课程领导力评价等改革,强化信息技术赋能,加强科学教育和拔尖创新后备人才培养,基础教育质量稳居全省第一方阵并再创新高。获批全国校园足球人才改革和新型足球学校改革试点,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合格率和优良率均居全省首位。

过去一年,服务城市发展能力更加凸显。职业教育布局调整稳步推进,青岛现代职教中心学校一期主体完工,省高水平中职学校和特色专业分别达到10所、38个,全市五年制高职试点学位达到8000余个,相当于新增2所高职院校。康复大学启动本科招生,岛城学生在家门口就读优质高校的机会进一步增加。对接我市重点产业链,推进50个产教融合示范学科(专业)建设,本地转化科技成果1756项。高等教育校地融合服务中心正式运行,汇集科技成果1万余项。

过去一年,教育服务民生更加有力。实施幼儿园长幼随学政策,推动265所幼儿园提供托位超过1万个,在全省率先推进幼儿园延时托管试点,中小学校内课后托管已覆盖260余门课程,在解决家长接送困难的同时,为学生成长提供了新平台。

划定新蓝图,开启教育发展新征程

青岛教育正开启更加令人期待的一年。1月13日,全市教育大会明确加快教育强市建设的路线图。青岛将胸怀“国之大者”,让教育的政治属性更加凸显;笃行“民之所盼”,让教育的人民属性更加鲜明;聚焦“城市所需”,让教育的战略属性更加突出。

新的一年,学生全面发展进一步落实。青岛将实施学生体质强健行动,保障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不低于2小时,学生体质健康优良率提高3个百分点。实施校园足球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完善校园足球培养及竞赛体系,支持学校发展校园篮球、足球等特色。构建健康用眼综合管理体系,确保儿童青少年近视率下降1个百分点以上。积极推进市、区(市)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服务中心建设运行,构建市、区(市)、校三级联动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

学前教育进一步优质普惠。近日青岛全域通过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国家评估认定,成为全国6个全域通过国家评估认定的市(州)之一。青岛将持续优化幼儿园结构和布局,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提升至66%。加强幼儿园内涵建设,全市优质园占比达到90%以上,镇街中心园100%创建为省级示范园。

中小学进一步扩优提质。优化新校高位发展政策体系,推动建立新建学校发展共同体。启动新一轮初中强校提质行动。深入推进强镇筑基行动,推动农村小规模学校有序撤并和寄宿制初中有序建设,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推进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加快建设青岛二中东校区、青岛五十八中北校区,启动科技高中建设,争创一批省级特色高中和特色学科基地校。优化集团化办学布局,全市薄弱义务教育学校100%纳入集团化办学,县域公办普通高中100%纳入结对帮扶。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进一步健全。优化全市职业院校空间和专业布局,统筹青岛职教园一期入驻办学,推进职教园二期、三期工程建设,推动全市中职基本办学条件100%达标。继续支持高水平中职学校举办初中后五年制高职,推动青岛健康科技职业学院招生运行,支持高职院校开展“双高”建设。统筹高中阶段教育资源,深入开展综合高中试点和职普融通试点。

高等教育校地融合进一步加深。深化与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山东大学(青岛)等高校校地共建,支持康复大学新型研究型大学建设,推进上合经贸学院筹建工作。深化产教融合学科(专业)建设,持续开展高校服务地方活力绩效评价,支持在青高校超常布局急需学科(专业)。深化高等教育校地融合服务中心建设,加快建成高校开放共享“一站式”“全链条”公共转化平台。

高素质专业化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增强。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推进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改革试点工作。深化教师精准培训改革,加强校本研修,加快推进数字赋能教师发展,完善名师晋级研修机制,开展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提升教师学科能力素养。启动小学高年级与初中低年级“贯通教学”教师能力提升计划。推进尖兵教师系统培养和考评工作。加强班主任、思政课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探索职业教育教师校企双培养制度。

数字化教育形成新生态。研究制订人工智能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深化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应用推广,培育智慧校园100所,打造智慧高效课堂、校园管理和教育治理等场景应用50个。建设青岛市教育大数据中心,推进智慧同步课堂教室建设和常态化应用,提高数据应用水平。

“开年第一会”为新的一年工作吹响奋进号角,凝聚起磅礴力量。青岛教育正以铿锵步伐迈向教育强市的新征程,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教育支撑。

热门推荐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