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职业学院始终坚持“人才强校”战略,突出抓好“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五个方面”,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技艺精湛、专兼结合、充满活力的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
一、坚持党建引领,抓好“双师型”教师“精神面”
实施政治引领工程。学校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教师培养培训的重要内容,实施“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接续建成,组织党员教师高质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党纪学习教育,不断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实施师德示范工程。学校出台《师德师风评价考核办法》等文件,将师德师风作为人才引进、年度考核、职称评审、评先树优的基本依据和重要参考,对师德失范行为实行“一票否决”。组建师德宣讲团、设立师德讲堂,大力开展教学名师、技能名师评选活动,营造“崇尚模范、学习模范、争当模范”浓厚氛围。实施职业认同工程。开展多种形式培训教育,引导“双师型”教师掌握职业教育政策法规和教育教学改革政策。开展丰富多彩的师生互动活动,引导“双师型”教师热爱职教事业。学校定期召开教职工代表大会,保障教师参与学校决策的合法权益。建设教工之家,丰富业余生活,增强教师队伍凝聚力。
二、丰富招引渠道,拓宽“双师型”教师“来源面”
强化高端人才招引。学校围绕专业建设和岗位需求,引进和聘任国内外优秀专家学者、双一流青年教师、高技能人才等。2020年以来,先后引进、招聘、选调各类优秀人才297人。目前,学校已拥有专任教师624人,其中博士、硕士400人,正高级职称44人,副高级职称58人,“双师型”教师386人。被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评为人才工作表现突出单位。强化校企人才共用。学校与阿里巴巴、腾讯、中关村软件园、东明石化等100多家知名企业开展合作,先后聘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高层管理人才100多名担任兼职教师。成立菏泽市高端化工研究院,先后引进化工领域高级职称人才、“双一流”高校硕博毕业生100余人。学校强化校际人才共享。与清华大学、中国美术学院等知名本科高校和山东商业职业学院、威海职业学院等高水平职业院校合作,引进知名专家团队12个57人。与齐鲁工业大学、菏泽学院等本科高校合作共建“3+2” 对口贯通分段培养专业,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与韩国中部大学等境外友好院校共建中外合作班,促进国际化人才培养。
三、健全培养机制,拓展“双师型”教师“能力面”
实施培训续航计划。学校开展青年教师职业素养提升培训,对新入职青年教师到省内“双高院校”进行集中培训。完善学校骨干教师培养制度,每年选派近300名骨干教师外出参加培训学习,开展教学能力大赛专项培训等专项培训。加强专业带头人领军能力研修,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研讨会等,拓宽教师的学术视野和知识面,提升教师双师能力。实施实践助航计划。学校出台《专业课教师企业实践锻炼办法》等一系列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管理、运行和考核办法,落实专任教师企业实践制度,安排教师寒暑假期间到企业实践锻炼,推进企业实践成果向教学资源转化。9名教师荣获“山东省技术能手”“菏泽市突出中青年专家”“菏泽市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实施团队护航计划。学校以教学名师、专业带头人为核心,打造职业教育优秀教学团队,搭建起教学名师发展平台。以科研带头人为核心,打造优秀科技创新团队,培养了一批科研骨干教师和20余支科研创新团队。以技能大师为核心,打造优秀技能传承团队,共建技能大师工作室、非遗大师工作室等,建成“山东手造·创艺菏泽”展示体验中心,先后获批山东省级数字经济园区、山东省精品旅游研学示范单位、全省非遗旅游体验基地。
四、强化管理服务,服务“双师型”教师“成长面”
健全人才工作体系。学校成立人才队伍建设领导小组,设立教师工作部,完善教师发展的顶层设计及决策机构,形成职责清晰、分工负责、合力推进的工作格局。健全“双师型”教师队伍管理制度和标准体系,为“双师型”教师成长提供制度保障。搭建人才成长平台。学校建设大赛队伍培育平台,构建科研创新人才培养平台,成立山东省高等学校物联网及人工智能等科研技术中心7个、技术研发和推广服务中心8个、科研创新团队25个,46名专家和6项专利成果入驻“科创中国”数字平台。优化人才服务保障。学校建立了党委联系学校高层次人才制度,着力构建党委领导、学校为主、部门联动的协同工作机制,在政策落实、经费安排、住房安家、子女入学等方面提供系统性保障服务。
五、优化激励措施,激发“双师型”教师“活力面”
深化教师评价体系改革。学校完善“双师型”教师评价指标,积极探索教师分类评价、代表性业绩成果、同行专家送审、第三方独立评价等考核办法,实施“过程评价+结果评价+认定+复核”的运行机制,引导教师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知行合一。深化绩效考核体制改革。学校不断健全完善绩效考核办法,建立按工作量和工作业绩分等级、论贡献的良性绩效分配机制,对作出突出贡献的人才进行重奖,有效激发了人才队伍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深化职称评聘体系改革。学校深化落实高校“放管服”改革,建立了“业绩+能力”职称自主评聘体系。2020年以来,先后评聘教授43人、副教授44人,破格晋升教授3人。
7月2日,教育部党组在中国海洋大学宣布了有关任免决定,李明同志任中国海洋大学党委书记,田辉同志不再担任中国海洋大学党委书记职务。
2025-07-02 来源: 山东省教育厅
莱州市文泉学校于6月29日上午组织少先队员走进永安路街道福禄苑社区开展了“童声嘹亮诵党情 红色精神永传承”七一主题教育活动。
2025-07-02 来源: 山东省教育厅
2025 年 6 月 30 日上午,莱州市第二实验小学五楼录播教室内暖意融融,一场以 “致敬芳华 薪火相传” 为主题的教师荣退仪式在此隆重举行。
2025-07-01 来源: 山东省教育厅
6月27日,山东省中等职业教育学籍管理工作专题培训会在济宁职业技术学院召开
2025-07-01 来源: 山东省教育厅
6月30日下午,青岛高新职业学校党委书记孙洪传同志以“恪守‘四风六纪八规’争做新时代合格党员”为题,为全体党员讲专题党课,深入阐述新时代党员教师严守纪律规矩、锤炼过硬作风的重要意义与实践
2025-07-01 来源: 山东省教育厅
7月1日,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成永江率队深入各学院,实地检查2025年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大赛、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等六十多项赛事备赛工作。
2025-07-01 来源: 山东省教育厅
在宁波市教育局的再三阻挠下,历时4年、逾期2年,兴宁中学和蛟川书院两所“公参民”学校至今未完成整改。
2025-06-25 来源: 山东省教育厅
2025年6月5日,中国自动化学会正式公示第九批“青少年人工智能核心素养测评共建示范校”名单,临沂实验中学凭借其在人工智能教育领域的扎实基础、创新课程体系及突出育人成果成功入选。
2025-06-24 来源: 山东省教育厅
6月23日下午,枣庄市市中区实验中学全体党员赴市中区永安镇薄板泉教育基地开展教育活动。
2025-06-24 来源: 山东省教育厅
6月17日,济南二中副校长燕校龙带领骨干教师团队一行来到济南一中,参观“世纪筑梦创客中心”、实验室、校史馆等场所。
2025-06-24 来源: 山东省教育厅
近日,我校与聊城大学MPA教育中心(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举行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签约仪式,标志着双方开启深度合作,共同探索校地协同育人的新模式。
2025-06-24 来源: 山东省教育厅
新时代的中国少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用知识武装自己,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为祖国的明天贡献智慧与力量!
2025-06-24 来源: 山东省教育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