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专栏 » 专家访谈 » 青岛市人大代表王艳艳:加强县域普通高中建设、支持幼儿教师科学有序流动

青岛市人大代表王艳艳:加强县域普通高中建设、支持幼儿教师科学有序流动

       青岛市人大代表、平度市教育发展指导中心主任王艳艳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城镇化进程加快,县域普通高中的发展面临着诸多困境与挑战。2024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明确提出“深入实施县域普通高中振兴计划”“提升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和管理水平”。同时,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城区人口不断增加,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也日益旺盛。幼儿教师的科学有序流动成为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一环。对此,今年的青岛两会上,青岛市人大代表、平度市教育发展指导中心主任王艳艳建议:加强县域普通高中建设,支持幼儿教师科学有序流动。

王艳艳表示,近年来,青岛市在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与青岛市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区相比,县域普通高中在校舍建设、教学设备等硬件设施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同时,受地理位置、薪资待遇等因素影响,县域普通高中在引进和培养优秀教师方面也显得力不从心。此外,发达城区在拔尖创新人才方面培养的优势越来越强,使得县域优质生源不断流失,制约了县域教育教学质量的持续发展和有效提升。

对此,王艳艳建议:全面加强县域普通高中建设,着力破解县域普通高中发展困境,整体提升县域普通高中办学水平。

(一)加强县域普通高中硬件设施建设。青岛市级对上争取部分资金,并加强本级资金供给保障,重点支持县域普通高中基本办学条件改善,全面加强学生宿舍、教学楼、实验室与实验设备、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加快提升县域普通高中教育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有效消除大班额和有效控制大规模学校,全面提升县域普通高中的办学条件。

(二)加强县域普通高中师资队伍建设。青岛层面加大对县域普通高中师资队伍建设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力度,将更多县域普通高中教师纳入青岛市级以上培训体系,在引入优质课程资源、尖兵教师高端培训、学科竞赛教练培育等方面给予帮助扶持,助力县域普通高中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三)加强县域普通高中教师待遇保障。由于绝大部分县域普通高中是寄宿制学校,会在早晚自习、周末、寒暑假等时间段面向学生开放教学资源,教师需要加班工作。建议青岛市进一步落实课后服务经费保障,为寄宿制学校教师发放课后延时服务补贴。同时,对长期坚持在县域普通高中任教且教学业绩突出的教师予以特殊津贴补助,在职称评聘、晋升晋级、评优评先等方面优先保障,让优秀教师进得来、留得住。

在走访调研中,王艳艳还发现,低生育率对学前教育资源分配产生了深远影响。许多幼儿园特别是部分农村幼儿园面临着招生困难,逐渐出现幼儿教师过剩等情况。同时,幼儿园的运营成本却在不断上升。为此,她建议:

(一)建立科学流动机制。青岛市出台具体政策,支持幼儿教师有序流动,鼓励符合小学任教资格的幼儿教师参与小学教学工作。建立科学的流动教师评价体系,对流动教师的专业能力、教学成果、工作态度等进行全面评估,将评估结果与职称晋升、绩效奖金等挂钩,支持农村幼儿教师到城区学校进行挂职锻炼,帮助提升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二)强化双向交流合作。建议青岛市级层面定期组织跨学段的教育研讨会、教学观摩等活动,搭建平台,让幼儿教师、小学教师相互学习、相互借鉴。通过交流与合作,提升幼儿教师和小学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进一步增强职业认同感、归属感,持之以恒加强自身建设,与时俱进提高工作水平,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教学工作。

(三)健全服务保障体系。针对幼儿教师流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青岛市应给予充分的关注和关怀。通过简化流动教师人事调动程序,建立健全流动教师档案管理制度,确保工龄连续计算、社会保险接续等,保障流动教师的合法权益。建立专门的咨询和辅导机构,为幼儿教师提供职业规划、心理辅导等方面的支持和服务,努力为幼儿教师创造更好的工作环境和教育教学氛围。

大众网记者 尚超 青岛报道

热门推荐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