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2024世界慕课与在线教育大会在英国伦敦玛丽女王大学举办。此次大会以“智能时代下的未来高等教育重构”为主题,来自各国教育数字化领域的专家展开交流分享,共同探讨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未来方向。
大会发布了《世界高等教育数字化发展报告(2024)》。报告倡议启动“智慧教育之门计划”,旨在充分激活人工智能的巨大潜能,构建一个更有韧性、可持续性的高等教育生态。
当前,数字技术已促使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发生系统性变革。在人工智能的助力下,高等教育正在迎来新一轮重要转型。
数字技术重塑教育形态
高等教育是一个由院校、专业、课程、评价与教学体系、教师队伍及学生等构成的复杂系统。目前,数字技术已经影响到高等教育的方方面面。
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高珺认为,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的广泛应用,高等教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教与学”模式,而是涌现出线上教育、虚拟实验室、数字化学习平台等新型教育形态,从而改变了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模式。
“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本质,是从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传递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主体、更加注重知识生成、传播和创新的新型教育模式转变。在这种模式下,‘传授’变为‘创造’和‘应用’,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创新潜力,还推动整个高等教育向知识创新、个性化培养、协同合作的方向发展。”高珺说。
此外,高等教育不仅涵盖教学,还包括管理、评估等多个环节。而教学本身也是一个包含多个要素的复杂系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数字技术应用于教育的过程分为起步、应用、融合、转型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对应着教育的一个方面,并强调了高等教育系统与社会其他系统之间的关系。
与此同时,作为当前科技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人工智能正深刻影响和重塑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各行各业。在高等教育领域,人工智能为教学、管理、评估等环节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有效提升了教育质量和效率。
人工智能引领教育变革
早在2018年,教育部就发布了《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等政策文件,明确要求加快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构建智慧教育体系,推动教育变革。
重庆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副教授李珩分析,人工智能技术为高等教育破解发展难题、激发教育创新活力提供了新路径。
“人工智能技术能够优化教学流程、营造智能化教学环境,有效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同时,依托人工智能支持的个性化、智能化教学服务,能够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提升学习体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李珩说。
此外,人工智能技术还具有助力实现教育公平的潜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教育信息化学会等国际机构也强调了人工智能在推动教育现代化、实现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中的关键作用。
具体而言,人工智能可以通过革新课程建设与教学模式、优化教育评价与管理体系等多个维度赋能高等教育。李珩举例,如推荐系统算法可以根据学习者的知识水平、学习偏好等个性化特征,精准推送合适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方法;智能助教系统可以提供在线答疑、作业批改等服务,有效减轻教师工作负担,提升教学效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还能为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制定提供决策参考。
同时,李珩也提醒道:“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数据隐私难以保障、师生互动和人文关怀减弱、师生数字化素养欠缺导致的资源浪费等风险与挑战也不容忽视。因此,高校需要在充分认识这些技术优势与局限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促进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
教智融合赋能育人实践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其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众多高校纷纷投身于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的实践探索中。其中,作为西部地区的代表高校之一,重庆大学在这一领域取得了良好成效。
重庆大学先后开展了一系列人工智能推动教育创新的实践。此前,学校已发布了《重庆大学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2024年4月,重庆大学又把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确定为下一步教育改革目标。
李珩介绍,重庆大学分批建设升级了多功能智慧教室、可重构互动研讨教室、高清智能录播教室和智慧图书馆等设施,实现多屏互动、在线直播录播、研讨交流等教学功能的全覆盖。
在课堂教学中,人工智能已经大展身手。以重庆大学的建筑信息技术课程为例,该课程基于知识图谱技术重组课程内容,运用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提升学生学习体验。此外,学校在操作系统、运筹学等课程的教学中,也融入了人工智能教学顾问、智能作业批改和教学数据分析等功能。
李珩介绍:“我们的智能教学评估与反馈系统,不仅运用了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数据建模和分析,还采用最前沿的大语言模型,对教学过程数据和本地知识库进行高度抽象和语义理解。通过智能分析,该系统能够自动识别教学过程中的关键模式与规律,发现潜在问题,并据此自动生成有针对性的质量反馈报告。”
“未来,重庆大学将继续推进人工智能与教育领域的深度融合,加快培养高质量人才,为构建智能化、个性化、高品质的教育体系贡献力量。”李珩说。(记者 孙明源)
8月25日—29日,2025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决赛争夺赛(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赛道中职组)在江西工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隆重举行。
2025-08-30 来源: 科技日报
2025年8月28日,青岛电子学校作为全国唯一的中职学校受邀参加上合组织国家科教与经贸融合论坛,崔西展校长主持高教与职教赋能上合经贸合作分论坛并做专家报告。
2025-08-29 来源: 科技日报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推动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能力提升,以高质量辅导员队伍建设为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提供有力支撑,8月20日—24日,滨州职业学院举办2025年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训练营。
2025-08-28 来源: 科技日报
为增强领导干部凝聚力,进一步促进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2025年8月25日,章丘区东山小学召开了以“涵育成长力 润心向未来——办一所群众满意的优质学校”为主题的新学年全体干部会议
2025-08-28 来源: 科技日报
为帮助新任教师快速熟悉教学流程、规范教学行为,8月27日下午,教务处在103教室组织开展新任教师教学常规专题培训,全体今年新任教师参与此次培训 培训围绕教学核心环节展开,重点讲解两大内容
2025-08-28 来源: 科技日报
为推进学科传承创新发展,近期,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举行中医、康复专业青年教师拜师仪式。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谭成森出席仪式并致辞。
2025-08-28 来源: 科技日报
8月27日,市教育和体育局召开教体系统2025年秋季开学工作会议。市教育和体育局领导班子成员,局机关各科室、各事业单位负责人,全市各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参加了会议。
2025-08-28 来源: 科技日报
近日,山东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王雷教授团队研制的高海拔高寒地区氢氧热电四联供系统在西藏自治区那曲市成功试运行。
2025-08-25 来源: 科技日报
8月19日至23日,由山东大学联合承办的第28届全国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术会议、第17届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几何设计与计算大会及第19届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国际会在山东烟台举行。
2025-08-25 来源: 科技日报
8月23日,山东大学与威海市人民政府在威海市签署深化校地合作共建协议。校长李术才,威海市委副书记、市长孔凡萍出席签约活动。
2025-08-25 来源: 科技日报
8月23日,在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举办十周年之际,学习贯彻“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重要论断暨新时代中国史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在山东大学召开。
2025-08-25 来源: 科技日报
8月21至24日,2025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决赛争夺赛“康复治疗与护理赛道(中职组)”在南京卫生学校落下帷幕
2025-08-25 来源: 科技日报
2025年8月中上旬,山东科技大学“红心筑梦”实践团紧密围绕国家安全生产与环境风险防控战略需求,依托学院在“安全工程、环境工程”等领域的学科优势与深厚积淀
2025-08-24 来源: 科技日报
山东科技大学安全与环境工程学院红心筑梦实践团以“科技赋能粮食安全 青春助力乡村振兴”为行动指南,将专业优势与粮食生产实践深度结合。
2025-08-24 来源: 科技日报
8月1日至10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之际,智能制造系“守光者联盟”志愿服务队赴新疆开展为期十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2025-08-24 来源: 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