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教育资讯 » 地市聚焦 » 2024年济南市市中区教育教学年会举行

2024年济南市市中区教育教学年会举行

1月18日,2024年市中区教育教学年会在市中区教育和体育局召开。区教体局党组全体、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区属中小学主要负责人和相关科室负责人120余人参加会议。
作为市中教育一年一度的“学术盛会”,会议围绕“聚力全域优质,赋能起势创新”这一主题,通过学校论坛分享、教育教学工作总结、主旨报告,进一步明确教育目标、路径方法,凝聚教育发展共识,向新起势、踔厉奋发,奋力书写市中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本次年会由市中区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副主任于飞主持。

围绕“惟实励新”,市中区教体局党组书记、局长宫春以《惟实蓄力强根基,励新起势开新局》为题进行分享。

如何理解“惟实励新”?宫春表示,“惟实励新”与市中教育长期坚持的“守正创新”是一脉相承,要从实际出发,基于对实际条件与客观形势充分尊重的基础上,谋求发展与改革,开启事业新篇章。如何践行“惟实励新”?宫春建议,理念上要做“惟实励新”之人。一要顺时而动,借势而为,深刻认识全国教育发展方向与市中区“二次创业”发展大势;二要实事求是,遵循规律,在教育工作中牢牢把握学生身心成长规律、教师专业成长规律和教育系统内外关系规律;三要创新不止,学习不辍,拆掉思维里的墙,以培养干部教师“数字素养”为抓手,推动教育教学“数智化”建设。宫春强调,行动上要做“惟实励新”之事,新的一年,市中教育将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思政引领力、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社会协同力、国际影响力”教育强国六大特质,抓实“六项重点”,打造“三个亮点”,实干为先,向新起势,推动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让更多老百姓的孩子在家门口享受更为优质的公办教育。

市中区教体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鲁明以《定力至上,弦歌不辍启新章》为题作德育工作报告,从“全”字起笔,绘就全环境立德树人靓丽名片;“专”字运笔,促进市中德育队伍专业发展;“融”字收笔,五育融合共守育人初心3个维度,回顾了市中德育工作所取得的优异成绩。同时,王鲁明通过一个个鲜活案例,引导各位校长要不断进行教育反思。她表示,教育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事业,它的成果往往不是立竿见影的,要遵循教育规律办学,不在教育内卷洪流中随波逐流,彰显市中教育人的定力和行动智慧。身为学校发展关键人,要勇于把学生的生命成长始终作为最高价值追求。

市中区教体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涛对2024年全区教学工作进行回顾,总结了市中教育在学业质量成绩、课堂课程评优、教学评价改革、常规教学管理等方面一年来的发展成果。对于2025年的工作,他强调做好“高品质共生新课堂”教学实践项目,“增值性评价”体系建设项目,“人工智能+教学教研能力提升” 项目, “泉引桥”中小学段贯通衔接项目,中小学教学管理干部素养提升项目,区域教学资源整合与优化项目等主要工作 。他指出学校要切实把高质量发展作为生命线,坚持教育长期主义,打造学校的核心竞争力。看大势,明走势,立优势,顺势而为,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洪流中来,汇聚市中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强大精气神,全力推动市中教育及早汇入快车道、不断跃上新台阶。

在技术赋能教学成果展示环节中,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创新课评比特等奖和一等奖获得者济南市市中区经纶小学语文学科教师王真和王呈浩、济南第六十八中学地理学科教师翁娜,英语AI课堂使用学校代表济南市市中区泉海小学校长高招娣,分别从不同角度带来技术赋能教学的成果展示。

王真借助《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展示了自己如何利用学校区域智慧教学云平台——点点云校中的快捷考场和数智作业,助力学生个性化学习。

王呈浩以《威尼斯的小艇》模拟展示为例,从4个角度,展示了借助信息化技术创设教学新场景,构建教育新样貌。

翁娜以《融合信息技术,点亮智慧教学》为题,展示了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打造真人教师主导、AI教师辅导的“双师课堂”;通过智慧教研,打破时空限制,助力教师专业发展。

高招娣以《技术赋能,拥抱未来教育——AI英语听说课堂使用探索》为题,聚焦学校英语团队的使用探索,整体呈现了学校对技术赋能教学的理解和实践。

2019年,市中区立足区域实际,以问题为导向,先后组建八个德育项目研究团队,通过课题引领、区域教研等方式,开展项目研究。2024年9月优化升级为2.0版本的七大德育项目组。

六年来,项目组始终坚持立德树人,德育为先,聚焦德育改革的难点、堵点、关键点,在家校社协同育人、班主任培养、劳动教育、育人空间、校园关系、综合评价、全员育人领域深入研究,探索德育实施的有效路径。项目研究参与学校达206校次,召开线上线下各级推进、研讨会30余场,有效地推动了德育工作的高位均衡发展。

聚焦“向专业而力行”这一主题,班主任项目组负责人、济南市市中区文景小学校长任伟分享了36所项目校从精神引领、专业引领两个方面,“‘学研式、科研型,有情怀、能担当’的市中班主任团队”“老班榜样、爱为底色”“队伍赋能、辐射带动”“班主任工作室建设”四个维度的教育实践。

聚焦“德育的‘墙’与‘门’”这一主题,育人空间项目组负责人、济南市市中区爱都小学校长吕华,综合评价项目组负责人、济南市市中区育秀小学校长李雅,展现了综合评价及育人空间项目组如何转变角度,破解制约教室空间建设的理念墙、思维墙、行动墙;打开评价的情境之门、内生之门、温情之门,在“墙”中努力去发现突破之“门”。

校家社项目组负责人、济南市市中区泉欣小学校长吴昳娴从“拓宽家校共育之门”“链接资源共享之门”“开启教联体创建之门”三个方面分享了项目组全环境立德树人“教联体”建设。

 劳动项目组负责人、济南市纬二路小学校长陈振凤从“强师扩容,开招贤纳士之门”“两级管理,开课程优化之门”“全域推进,开资源贯通之门”三个方面分享了劳动教育项目组的实践经验。

聚焦“智能时代的的德育”这一主题,校园关系项目组负责人、济南泉景中学副校长魏靖从校园人际关系要素梳理、策略建构、情感体验三个维度进行了经验分享。

全员育人项目组负责人、济南市经五路小学副校长李丽从学校文化品牌特色活动打造、全员育人导师制的建构、专题课题的研究、激励机制的完善等方面分享了项目组的探索和实践。

下一步,面向数智化时代,德育教育项目组将从“AI 助力班本德育课程的打造”“数智空间赋能学生成长”“学生个性化数字画像”等方面,助力学生面向未来,真实成长。

2025,向新起势开新局,让我们携手并肩,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务实的作风,推动教育教学工作的持续改进和创新,为实现教育的现代化,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懈奋斗。

热门推荐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