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大四在读学生刘亚鑫加入天津大学化工学院教授付东龙所在的新能源化工团队。付东龙为刘亚鑫量身定制了课程,并布置了科研综述和一些重复性实验任务,以帮助他尽快从本科的学习方式过渡到博士阶段的学习研究,更好地适应科研工作。这是天津大学化工学院从本学期起推出“3+1+4”本博贯通超常规培养方案中的一项举措。
该方案自2024年5月启动以来,首批已遴选出包括刘亚鑫在内的19名学生,按照“一生一案”的培养方案进入博士阶段的学习。这为拔尖化工人才培养奠定坚实基础。
“3+1+4”本博贯通培养,即“3年本科阶段+1年贯通阶段+4年博士阶段”。学生在完成三年本科学习并取得直博资格后,即可在大四提前进入博士阶段的学习。在这一年,学生将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博士阶段70%以上的课程,并进入导师的实验室开展科研工作。与传统培养模式相比,该方案可使培养周期缩短1到3年。
同时,学生在本科第四学年参与本博贯通课程学习及科研工作时,可享受每月不少于1000元的助学金资助;进入博士一年级后,助学金资助将提高至每月不少于4000元,并优先享有学院公派出国、国际会议交流等机会。这些举措全方位保障并激励学生潜心科研。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院长范晓彬表示,“3+1+4”本博贯通人才培养方案,旨在解决现有培养模式中存在的跨学段课程体系、连续性科研及奖助支持体系统筹规划不足等问题,按照“强化数理、夯实专业、加强实践、综合提升”的总体思路,加快推进拔尖创新人才的超常规培养。
“我们秉持‘早发现、早培养’的理念,致力于让优秀的老师培养优秀的学生。”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副院长刘国柱表示,学院精心选拔了49名讲席教授及国家级高层次人才等顶尖师资力量,组建了导师队伍。学生们通过实验室轮转、师生双向选择等,加入导师团队,从而在大团队、大平台、大项目的支持下,实现拔尖人才的长期、个性化培养。
在课程方面,学院汇集了高水平、富有创新性和挑战性的专业课程,以及促进学科交叉融合的跨学科课程,强化学生对学科前沿的认知,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
该培养方案未来还将在天津大学材料、环境、生物学等学科进一步推广。
(记者 陈 曦 通讯员 刘晓艳)
莱州市文泉学校于6月29日上午组织少先队员走进永安路街道福禄苑社区开展了“童声嘹亮诵党情 红色精神永传承”七一主题教育活动。
2025-07-02 来源: 科技日报
2025 年 6 月 30 日上午,莱州市第二实验小学五楼录播教室内暖意融融,一场以 “致敬芳华 薪火相传” 为主题的教师荣退仪式在此隆重举行。
2025-07-01 来源: 科技日报
6月30日下午,青岛高新职业学校党委书记孙洪传同志以“恪守‘四风六纪八规’争做新时代合格党员”为题,为全体党员讲专题党课,深入阐述新时代党员教师严守纪律规矩、锤炼过硬作风的重要意义与实践
2025-07-01 来源: 科技日报
7月1日,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成永江率队深入各学院,实地检查2025年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大赛、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等六十多项赛事备赛工作。
2025-07-01 来源: 科技日报
在宁波市教育局的再三阻挠下,历时4年、逾期2年,兴宁中学和蛟川书院两所“公参民”学校至今未完成整改。
2025-06-25 来源: 科技日报
2025年6月5日,中国自动化学会正式公示第九批“青少年人工智能核心素养测评共建示范校”名单,临沂实验中学凭借其在人工智能教育领域的扎实基础、创新课程体系及突出育人成果成功入选。
2025-06-24 来源: 科技日报
6月23日下午,枣庄市市中区实验中学全体党员赴市中区永安镇薄板泉教育基地开展教育活动。
2025-06-24 来源: 科技日报
近日,我校与聊城大学MPA教育中心(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举行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签约仪式,标志着双方开启深度合作,共同探索校地协同育人的新模式。
2025-06-24 来源: 科技日报
新时代的中国少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用知识武装自己,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为祖国的明天贡献智慧与力量!
2025-06-24 来源: 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