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青岛农业大学农学院张玉梅教授小麦遗传育种团队培育的小麦新品种“青麦11号”,经农业农村部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议,通过了国家审定(国审麦20241053)。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认为,该品种适宜在山东、河南、河北、山西(运城、临汾、晋城)以及陕西(咸阳、渭南)等地的旱肥地种植。该品种此前于2021年通过山东省旱地小麦品种审定(鲁审麦20210018)。
据团队介绍,“青麦11号”全生育期232.5天,比对照品种洛旱7号熟期稍早,属冬性中早熟品系。幼苗半匍匐,叶片细长,叶色深绿,分蘖力强。株高75.05cm,株型较紧凑,抗倒性好,整齐度好,穗层整齐,熟相中。平均亩穗数37.8万穗、穗粒数35.15粒、千粒重38.95g,穗型为长方形、长芒、白壳、白粒。“青麦11号”的国家黄淮冬麦区旱肥组区域试验两年品质检测结果分别为籽粒容重818g/L、831g/L,蛋白质含量13.30%、13.20%,湿面筋含量28.8%、28.4%,稳定时间7.0min、7.6min,吸水率60%、59%,最大抗延阻力为382Rm.E.U.、458 Rm.E.U.,拉伸面积74cm2、81cm2,2020-2021国家黄淮冬麦区旱肥组区域试验中品质指标达到中强筋小麦标准。
“青麦11号”在2018-2019年度山东省旱地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510.2公斤/亩,较对照鲁麦21增产3.83%;2019-2020年度平均产量465.7公斤/亩,较对照增产6.76%。2020-2021年度国家黄淮冬麦区旱肥组区域试验产量结果表现为较对照洛旱7号增产3.03%,2021-2022年度较对照增产2.81%,2022-2023年度生产试验中较对照增产6.43%。
“青麦11号”的抗旱耐盐性尤其突出。在东营盐碱地试种超过500公斤/亩,平度试验地块一水未浇的条件下超过650公斤/亩。在当前干旱频发、土壤盐碱化日趋严重的情况下,“青麦11号”对保障夏粮稳产增收具有重要意义,推广前景十分广阔,可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推进乡村振兴做出积极贡献。
近年来,张玉梅教授小麦遗传育种团队针对黄淮海北部冬麦区小麦产量低且不稳定的现状,围绕提高小麦抗旱耐盐性,同时兼顾高产、稳产、优质、抗病等性状,十年如一日深耕旱地和盐碱地小麦育种工作,前期育成了以“青麦6号”(国审麦2016027、鲁农审2007046号)为代表的多个抗旱耐盐小麦新品种。在此基础上,团队按照高效、生态、创新的原则,进一步开展抗旱耐盐小麦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抗旱耐盐优异基因资源挖掘与突破性小麦新品种培育等研究,以莱农0144为母本、烟农21为父本进行杂交,后代经系谱法连续多年定向选择,于2015年育成“青麦11号”。
莱州市文泉学校于6月29日上午组织少先队员走进永安路街道福禄苑社区开展了“童声嘹亮诵党情 红色精神永传承”七一主题教育活动。
2025-07-02 来源: 山东教育网
2025 年 6 月 30 日上午,莱州市第二实验小学五楼录播教室内暖意融融,一场以 “致敬芳华 薪火相传” 为主题的教师荣退仪式在此隆重举行。
2025-07-01 来源: 山东教育网
6月27日,山东省中等职业教育学籍管理工作专题培训会在济宁职业技术学院召开
2025-07-01 来源: 山东教育网
6月30日下午,青岛高新职业学校党委书记孙洪传同志以“恪守‘四风六纪八规’争做新时代合格党员”为题,为全体党员讲专题党课,深入阐述新时代党员教师严守纪律规矩、锤炼过硬作风的重要意义与实践
2025-07-01 来源: 山东教育网
7月1日,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成永江率队深入各学院,实地检查2025年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大赛、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等六十多项赛事备赛工作。
2025-07-01 来源: 山东教育网
在宁波市教育局的再三阻挠下,历时4年、逾期2年,兴宁中学和蛟川书院两所“公参民”学校至今未完成整改。
2025-06-25 来源: 山东教育网
2025年6月5日,中国自动化学会正式公示第九批“青少年人工智能核心素养测评共建示范校”名单,临沂实验中学凭借其在人工智能教育领域的扎实基础、创新课程体系及突出育人成果成功入选。
2025-06-24 来源: 山东教育网
6月23日下午,枣庄市市中区实验中学全体党员赴市中区永安镇薄板泉教育基地开展教育活动。
2025-06-24 来源: 山东教育网
6月17日,济南二中副校长燕校龙带领骨干教师团队一行来到济南一中,参观“世纪筑梦创客中心”、实验室、校史馆等场所。
2025-06-24 来源: 山东教育网
近日,我校与聊城大学MPA教育中心(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举行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签约仪式,标志着双方开启深度合作,共同探索校地协同育人的新模式。
2025-06-24 来源: 山东教育网
新时代的中国少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用知识武装自己,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为祖国的明天贡献智慧与力量!
2025-06-24 来源: 山东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