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是由国家举办、教育部主管,教育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重点共建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是“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17年学校进入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行列,全面开启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一流大学的新征程。
我校体育与健康学院学科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体育学专业博士后流动站、体育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四个硕士点。现有体育教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运动训练三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其中体育教育和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按体育学类进行大类招生,体育教育(公费师范)按专业招生。
一、招生专业、招生计划和学费标准
专业名称 | 层次 | 学制 | 学费标准(元/学年) | 备注 |
体育教育(公费师范) | 本科 | 四年 | 公费 | 无选考科目限制 |
体育学类 | 7000 |
注:各省招生计划以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当年公布的计划为准。
二、报名条件
(一)考生必须符合教育部及考生高考省份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制定的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中的高考报名条件。
(二)考生须身体健康,符合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中有关体育类专业体检要求,能完成体育类专业训练学习。
(三)考生须参加高考省份省级招生考试机构组织的2024年体育类统考,且体育类统考成绩须达到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划定的体育类统考合格线。
(四)考生必须参加2024年全国普通高考,高考文化成绩(含政策性加分,下同)须达到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划定的体育类对应的文化录取控制分数线。
三、录取原则
符合以上报名条件、高考志愿填报我校且被投档到我校的考生,我校根据分数优先的原则,按投档成绩从高到低择优录取,若投档成绩相同,则依次比较体育类统考成绩、高考文化成绩、语文、数学、外语单科高考成绩。
四、领导与监督机制
(一)体育类专业招生工作在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进行,重大事项由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集体讨论决定。
(二)体育类专业招生工作接受学校纪委监察部门的监督,并接受社会监督。
五、联系方式及其他
(一)华东师范大学招生办公室
咨询电话:021-62232212
学校本科招生网:zsb.ecnu.edu.cn
微信公众号:华东师大本科招生
地址:上海市中山北路3663号(200062)
(二)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
咨询电话:021-54345137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东川路500号(200241)
(三)华东师范大学纪检监察部门
监督电话:021-54344605
监督邮箱:jwjc@admin.ecnu.edu.cn。
(四)若教育部或有关部门有相关调整,我校将作相应调整。未尽事宜按教育部或有关部门规定执行。
六、本招生简章解释权归华东师范大学招生办公室。
7月2日,教育部党组在中国海洋大学宣布了有关任免决定,李明同志任中国海洋大学党委书记,田辉同志不再担任中国海洋大学党委书记职务。
2025-07-02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莱州市文泉学校于6月29日上午组织少先队员走进永安路街道福禄苑社区开展了“童声嘹亮诵党情 红色精神永传承”七一主题教育活动。
2025-07-02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2025 年 6 月 30 日上午,莱州市第二实验小学五楼录播教室内暖意融融,一场以 “致敬芳华 薪火相传” 为主题的教师荣退仪式在此隆重举行。
2025-07-01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6月27日,山东省中等职业教育学籍管理工作专题培训会在济宁职业技术学院召开
2025-07-01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6月30日下午,青岛高新职业学校党委书记孙洪传同志以“恪守‘四风六纪八规’争做新时代合格党员”为题,为全体党员讲专题党课,深入阐述新时代党员教师严守纪律规矩、锤炼过硬作风的重要意义与实践
2025-07-01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7月1日,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成永江率队深入各学院,实地检查2025年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大赛、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等六十多项赛事备赛工作。
2025-07-01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在宁波市教育局的再三阻挠下,历时4年、逾期2年,兴宁中学和蛟川书院两所“公参民”学校至今未完成整改。
2025-06-25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2025年6月5日,中国自动化学会正式公示第九批“青少年人工智能核心素养测评共建示范校”名单,临沂实验中学凭借其在人工智能教育领域的扎实基础、创新课程体系及突出育人成果成功入选。
2025-06-24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6月23日下午,枣庄市市中区实验中学全体党员赴市中区永安镇薄板泉教育基地开展教育活动。
2025-06-24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6月17日,济南二中副校长燕校龙带领骨干教师团队一行来到济南一中,参观“世纪筑梦创客中心”、实验室、校史馆等场所。
2025-06-24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近日,我校与聊城大学MPA教育中心(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举行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签约仪式,标志着双方开启深度合作,共同探索校地协同育人的新模式。
2025-06-24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新时代的中国少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用知识武装自己,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为祖国的明天贡献智慧与力量!
2025-06-24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