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5月8日电 (记者郝孟佳)记者近日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获悉,该校自2024级起面向全体研究生开设“人工智能+”通识必修课。课程通过灵活定制课程模块,培养不同类别研究生对人工智能的理解与应用能力,提高财经类研究生的学科交叉融合素养与综合竞争力。
据介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通识课程以介绍主流人工智能基础工具、方法与技术为主,设置人工智能概述、人工智能主要应用领域、前沿人工智能工具介绍、人工智能安全与伦理、人工智能未来发展趋势、人工智能赋能科研、人工智能与实验室前沿、AI关键技术与经管文法应用等八大模块。课程在设计上突出“一个目标、多层多类”,通过对八个独立课程模块的定制化菜单形成差异化教学方案,面向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硕士、博士研究生分批开课,实现分层分类培养。课程的教学方式采用“教师组”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践操作、学生报告与展示等多种形式相结合,从学生需求出发,注重实践、实操与过程性评价。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长赵忠秀表示,“人工智能+”通识必修课的开设,让不同专业的学生都能掌握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主要应用领域、前沿技术工具,为培养“人工智能+”横向复合型人才奠定坚实基础。他同时介绍,学校近期正式启动了“人工智能创新创业试验班”,通过“人工智能+创新创业+应用领域”的交叉融合路径,为培养有数字素养、创业思维和组织管理能力的纵向复合型人才打造“贸大模式”。通识必修课与试验班将共同构成贸大“人工智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加快构建人工智能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开展深入探索与有益尝试。
“我们的老师和学生不需要成为人工智能技术专家,而是需要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提升自身做研究的能力,让人工智能为教学和科研助力。”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信息学院院长熊璋介绍,“人工智能+”通识必修课将着力培养财经领域研究生的AI交叉融合素养及应用能力,而非偏向对人工智能技术原理的介绍。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研究生院院长黄薇表示,作为一门面向全体研究生的通识必修课,在全面提高研究生AI素养的同时,还将坚持推进博士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分类培养,通过差异化的课程模块与实践环节设置避免同质化倾向。同时,学校还将不断完善反馈机制,拓展教学资源,提高课程质量,在实战中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焦点访谈》栏目播出《合力拓宽就业路》,其中对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聚焦港航业紧缺人才需求,创新复合型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的做法进行了报道。
2025-07-16 来源: 人民网
7月14日,山东建筑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鸿雁理论宣讲实践团赴济宁市梁山县西张博村
2025-07-16 来源: 人民网
2025年7月12日,济宁医学院护理学院“医心向农”志愿服务队的12名师生,以专业之姿、仁爱之心,在卫生院里谱写了一曲动人的青春乐章。
2025-07-15 来源: 人民网
7月10日下午,历城区校外培训治理“质量提升年”中期调度暨2025年暑期校外培训治理工作部署会议举行。
2025-07-13 来源: 人民网
在这个蝉鸣与欢笑交织的盛夏,作为山大辅仁学校"体验式成长教育"的经典实践,一场以星空为幕、以童梦为笔的星空帐篷节,在孩子们的翘首期盼中璀璨绽放!
2025-07-11 来源: 人民网
2025 年 6 月 30 日上午,莱州市第二实验小学五楼录播教室内暖意融融,一场以 “致敬芳华 薪火相传” 为主题的教师荣退仪式在此隆重举行。
2025-07-01 来源: 人民网
6月30日下午,青岛高新职业学校党委书记孙洪传同志以“恪守‘四风六纪八规’争做新时代合格党员”为题,为全体党员讲专题党课,深入阐述新时代党员教师严守纪律规矩、锤炼过硬作风的重要意义与实践
2025-07-01 来源: 人民网
7月1日,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成永江率队深入各学院,实地检查2025年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大赛、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等六十多项赛事备赛工作。
2025-07-01 来源: 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