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解锁垃圾的“分类密码”,深圳路小学二﹙3﹚中队的队员们走进中韩街道垃圾分类宣教中心,瞬间被这里的“科技大招”吸引——会互动的分类桶、能“变魔术”的动态投影、比课堂游戏还热闹的闯关挑战,把垃圾分类知识变成了一场充满惊喜的实践派对!“VR里的垃圾会动!”“飞行棋赢了能拿勋章!”这波沉浸式体验,让队员们爱上环保啦!
一进门就被“圈粉”!科技感拉满,刚踏入360°环形大厅,队员们瞬间“走进”了环保启蒙的“海洋世界”。被塑料袋缠住的小海龟、误食泡沫的小鱼近在眼前,大家忍不住伸手去“帮忙”,却被系统弹窗科普:“每年有800万吨塑料进入海洋,相当于每分钟倒进一辆垃圾车哦!”队员们纷纷下定决心:“我们要保护海洋和海洋生物,不乱扔垃圾!”。

今天你分类了吗?讲解员老师给队员们讲解了生活中垃圾按照四分法分类,队员们争先强后举手回答有关分类的问题,有的队员还分享了自己知道的垃圾分类知识,充足的垃圾分类知识储备让队员们信心满满。

环形大厅里,队员们被动态投影吸引了全部注意力,眼神里满是好奇与惊喜——彩色“垃圾”在流动,演示着垃圾回收后的处理路线,轻轻一点,塑料瓶就变成了雨衣,废纸“变”成了绘本,旧电池“拆”出了贵金属,旧的纺织类垃圾也会再分类分解变成需要的材料……“原来垃圾能变成这么多有用的东西!”队员们指着屏幕上的“变身动画”,兴奋地拉着同伴分享自己的发现。
互动游戏玩到停不下来!垃圾分类成了“闯关挑战” ,垃圾分类“飞行棋”开始啦!在巨型棋盘前,队员们排着队轮流掷骰子,每一步都藏着“知识点考验”:掷到“菜叶”,要答出“厨余垃圾的处理方法”才能前进;抽到“废电池”,若说错分类就得“退三步”重新学习; 终极关卡“垃圾变宝”,需要合作拼出“塑料瓶花盆”才算通关。另一边的体感游戏区同样热闹非凡,队员们蹦跳着用肢体“捕捉”屏幕上的垃圾:左手接“易拉罐”投进可回收桶,右手拦“过期药片”扔进有害垃圾区,AI裁判实时报分,赢了的队员举着“环保小达人”电子勋章,骄傲地向小伙伴展示:“我刚才全对啦!” 从“玩”到“懂”!环保的种子在心里发芽,队员们七嘴八舌地分享收获:要把家里的垃圾分成四类,把分类提示贴在垃圾桶上;塑料瓶洗干净能回收,还能做成笔筒;下周要带爸爸妈妈再来体验……
科技+环保!在这“科技乐园”里,队员们收获满满!
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让队员们掌握了分类技能,更让“保护环境”变成了大家的自觉行动。正如辅导员蓝老师所说:“当环保知识变得像游戏一样有趣,孩子们自然会主动去探索、去践行,这就是实践育人的魔力呀!”愿队员们将这次体验牢记于心,成为“环保小达人”,做让生活更绿色的“行动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