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建设教育强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论坛在吉林长春开幕。论坛主题为“融合·创新·引领:服务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林蕙青出席会议。吉林大学校长张希、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杨振斌、浙江大学党委书记任少波、北京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张军、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韩杰才、复旦大学党委书记裘新、大连理工大学校长贾振元、武汉大学党委书记黄泰岩、同济大学党委书记郑庆华、东北大学校长冯夏庭、东南大学校长孙友宏、天津大学副校长李斌分别在主论坛上作专题报告。
张希以《吉林大学的研学融合实践》为题作专题报告。他简要介绍了吉林大学的办学历程与发展战略,并以学校高压物理、发光材料、深地探测、AI考古等领域的研究为例,分享了吉林大学研学融合实践的思考。他指出,吉林大学通过倡导融合研究,加强融合学习和融合实践,产出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培养适合从事多学科和跨学科研究、适切性强的创新型人才。
杨振斌以《积极推进高校“大思政课”体系建设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题作专题报告。他介绍了上海交通大学积极推进“大思政课”体系建设,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探索与实践。他指出,要紧扣本质属性,提升课程质量,打造思政“金课”;要健全协同机制,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效融合;要厚培文化土壤,提升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实效;要坚持守正创新,用好优势资源,提升启智润心实效。
任少波以《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打造服务强国建设的战略先导力量》为题作专题报告。他指出,高水平大学应发挥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天然优势,加快打造人才汇聚地、创新驱动力、创业加速器,探索校企地联合创新的新结构新路径,构建卓越创新创业文化生态,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努力成为服务强国建设的战略先导力量,走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新路。
张军以《AI时代的人才培养之问》为题作专题报告。报告深刻分析了人工智能引发的科技和教育指数级裂变,围绕人工智能时代人才培养三大困境,提出了以“五维教育”“知识衍新”“四谱合一”为内涵的“三智”体系化改革方案,介绍了北京理工大学跨越三代人三十年接续奋斗、开拓智慧教育实践之路的历程,充分展现了学校在AI时代人才培养思路和成效。
韩杰才以《智能文明时代高等教育顶尖创新人才培养范式探索》为题作专题报告。他指出,学校服务国家重大需求,人才培养始终立足科技创新最前沿,一是提升续存力,树牢理想信念;二是提升创造力,激发原始创新;三是提升共生力,筑牢共同体意识。面向未来,学校将持续摆脱惯性思维、以守正不守旧的姿态领命先行,大步向前推进顶尖创新人才培养,为服务强国建设储备一大批“种子选手”、锻造一大批“中流砥柱”。
裘新以《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 培养“干细胞”式拔尖创新人才》为题作专题报告。他围绕教育教学、科研体制、人才发展三方面改革,分享了复旦的共识和实践,着重介绍了“四个融通”理念、“强国之路”思政大课与“AI大课”、建设六大新工科创新学院等创新探索。他表示,复旦大学正以深化综合改革为动力,厚植造就拔尖创新人才的沃土,着力形成教育科技人才相辅相成、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贾振元以《面向教育强国 建设未来大学新形态》为题作专题报告。他指出,纵观历史到未来,高等教育在强国建设中的使命越来越重要,围绕教育强国建设目标,高校要推动系统性改革,构建使命引领型、融合型、AI赋能型的大学新形态。大连理工大学围绕构建新形态,在重塑学科专业新格局、重构“三位一体”新内涵、重建新型生产关系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创新。
黄泰岩以《锚定国家需求 深化改革创新 聚力打造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珞珈高地——武汉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为题作专题报告。他指出,武汉大学实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行动计划”,以立德树人为根本,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以国家需求为牵引,构建人才培养新格局;以制度改革为重点,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以数智教育为动力,塑造人才培养新优势,构建世界一流、中国特色、武大风格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郑庆华以《工程智能驱动学科转型发展》为题作专题报告。他认为人工智能正在引发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并带动科研范式的革新,高校亟需主动拥抱人工智能带来的范式变革,推动学科结构优化与跨界融合。他指出,同济大学正以工程智能为突破口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学科创新发展,成立五大研究院,实现体制机制创新、培养模式创新、开拓新域新质、评价体系创新“四大创新”,构建了工程智能的同济方案。
冯夏庭以《面向新型工业化培养高素质人才》为题作专题报告。他指出,推进新型工业化是党的二十大以来一以贯之的战略主线之一,新型工业化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他介绍了东北大学始终扎根工业的百年历程以及努力在中国新型工业化进程中起引领作用的新时代办学追求,重点介绍了东北大学围绕新型工业化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点改革举措和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发展的实践。
孙友宏以《抢占科技高点 打通转化堵点——“强国建设”背景下的大学必为》为题作专题报告。他分享了东南大学在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领域的实践经验和思考,并指出当前加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所在。大学应积极承担抢占科技高点和打通转化堵点的使命任务,在强国建设进程中实现高等教育价值。
李斌以《一流本科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天津大学的实践》为题作专题报告。他认为,要以新思维新视角新方法反思教育面临的挑战。天津大学发布实施“一流本科教育跃升行动”,一揽子推出五大“跃升行动”,以新工科教育迭代跃升引领深化本科教育教学综合改革,持续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为教育强国建设筑牢人才根基。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管培俊、李家俊、严纯华、张大良、葛道凯、姜恩来,姜治莹、周玉、郭新立,学会监事长孙维杰,学会科服委执行副主任雷朝滋,学会副会长、秘书长李楠,副秘书长吴英策,学会行政顾问张文忠,吉林省教育厅、长春市相关负责同志出席会议。30余家分支机构、15家省市高等教育学会负责人参加活动。本次论坛设1个主论坛、14个分论坛,共有来自全国的知名高校领导、高等教育领域专家学者、高校师生代表、企业负责人等1500余人参加会议。
主论坛的精彩报告展现了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创新探索与成效,以深刻的思想激荡开启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新篇章,努力绘就服务教育强国建设的美好图景。
14个平行论坛报道和更多论坛资讯将在学会微信公众号、高等教育博览会微信公众号持续推出,敬请关注。
2025年5月22日,东营市理工学校校长杨婉参加山东化工职业学院主办的初中起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研讨会。
2025-05-25 来源: 山东教育在线
2024年度中国物流学会优秀产学研基地名单,烟台职业学院立项建设的“现代物流管理、国际物流”专业特色的产学研基地入选。
2025-05-25 来源: 山东教育在线
5月23日,由市总工会联合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团市委主办,青岛市人工智能产业协会和我校共同承办的青岛市人工智能训练师职业技能竞赛在我校开赛。
2025-05-25 来源: 山东教育在线
5月24日,全国低空物流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大会暨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在济南隆重召开。
2025-05-25 来源: 山东教育在线
5月23日,建设教育强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论坛在吉林长春开幕。论坛主题为“融合·创新·引领:服务高等教育强国建设”。
2025-05-25 来源: 山东教育在线
在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少工委联合开展的全国优秀少先队集体评选中,东营市春晖小学少先队大队凭借扎实工作和创新实践,荣膺“全国优秀少先队集体”称号!
2025-05-25 来源: 山东教育在线
为进一步提升学院服务保障工作,5月25日上午,学院党委书记丁爱军到南校区餐厅、超市等地实地调研食品安全工作。
2025-05-25 来源: 山东教育在线
为助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充分发挥“头雁”教师的引领作用,5月22日,长清一中举行了“雁阵青年教师成长”系列活动之新入职教师汇报课活动
2025-05-25 来源: 山东教育在线
5月24日,在中国教育学会区域教育创新研究分会成立大会上,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教育学会区域教育创新研究分会成立大会新当选理事长
2025-05-24 来源: 山东教育在线
5月23日下午,高等教育出版社副社长叶波一行来我校调研交流。党委书记郭善利,副校长陈文华,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孔庆荣,党委委员、副校长崔萍陪同。
2025-05-24 来源: 山东教育在线
5月23日,省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李明带队到学院调研特殊教育工作。
2025-05-24 来源: 山东教育在线
山东四方技师学院30余名师生受邀参加开幕式活动,以专业素养与昂扬风貌展现学院风采,成为现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2025-05-24 来源: 山东教育在线
5月23日,2025年山东省 “百城千校万企” 民企高校携手促就业行动暨潍坊市职教活动周启动仪式在富华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2025-05-24 来源: 山东教育在线
5月22日至23日,青岛市城阳区教体局负责同志及部分中小学负责同志到我区中小学考察,参观交流教育改革、教学创新及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先进经验。
2025-05-24 来源: 山东教育在线